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旅游

曹湾山遗址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曹湾山遗址
曹湾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湾山遗址,别名为老鼠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湾山遗址堆积丰厚,内涵丰富,出土的大量文物标本为研究温州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曹湾山遗址的发掘是温州地区先秦遗址考古的一个突破,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曹湾山海拔61米,是一座由主峰和多座小山头连成一体的岗丘型山岗,山体总面积36公顷,是孤立于戍浦江平原上的一座小山。戍浦江经曹湾山西、南、东三面后向东注入瓯江。

曹湾山考古队由省考古所、市文物局和市考古所联合组成,领队由省考古所王海明担任,11月28日进驻渡头村,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的初期,主要任务是对曹湾山的地形地貌进行调查和勘探,以摸清遗址的大致分布情况。通过几天的调查和钻探,基本摸清了曹湾山几个山头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12月9日,正式发掘开始,发掘总面积达635平方米。

经过发掘,曹湾山考古获得丰厚的收获。在山顶先民居住区发现“好川文化”连片的石柱基建筑遗迹,发现部落墓地,清理墓葬35座,获得玉器、石器、陶器等各类文物1000多件及大量的陶片标本。整个遗址以山顶岗地为聚落中心,山腰、山坡均有遗存分布,面积近万平方米,属典型的山前沿江的孤丘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4000年前后。岗顶也是遗址保存最好的核心。岗顶西南为居住区,东南为墓葬区。

从出土的陶片看,有夹砂陶、泥质灰陶、硬陶、印纹硬陶等。从墓葬0-土的陶器有泥质灰陶盉、镂孔圈足豆、圈足盆、直颈圈足壶、圈足罐、圜底钵、镂孔圈足深腹簋、夹砂红陶甑、釜、鼎。

石镞、石锛是曹湾山遗址出土最多的石器,且形态丰富多样,宽扁铤石镞和刃宽仅1—2厘米的小型锛及截面呈三角形(扇形)的弧背锛最富特征。

7个墓葬出土了玉锥形器,以及一件象征权力地位的镶嵌玉片的柄形器。柄形器上的玉饰片是曹湾山发掘最重要的一组文物。玉片玉工精湛,线切开材工艺水平极高,集中体现了曹湾山先民高超的玉作工艺技术水平。

在岗顶,地层共分四层。第一层为表土层,包含物中多是碎小陶片及石器残件。第二层呈浅灰褐色砂土,包含物以夹砂陶、着黑陶片为主,也有较多的小件石器及石制品残件。在东部发掘区第二层下发现一批土坑墓,第三层呈深灰褐色砂土。

在西南居住区范围内,第二层、第三层下发现了较密集的排列大致有规则的成组块石遗迹,总面积达200多平方米。曹湾山建筑基址建筑规模大,营建讲究,显示出曹湾山聚落建筑错落有致的布局特点。

我们从遗址中采集样品,进行植硅石分析,发现大量水稻颖壳的双峰形植硅石,表明当时曹湾山已有较为原始的农业生产,先民们在曹湾山山脚下的滩涂上种植水稻,并将收获的稻谷带到山上储存、食用。

延伸阅读: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蜀山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