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古城位于今井陉县城西南5公里处,据志书所载是宋代至建国初井陉县治城所在。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长古城历史悠久,至迟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近年相继在城西北10公里处大台山仙人洞发现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在城东北3公里处石桥头台地发现龙山及先商文化遗址;在其西北部城北岭、许水滋北部丘陵发现了商代遗址;在其东南于家附近发现了带孔石镰及战国遗址……这些都说明天长城一带的绵河流域是井陉古代文明发展的摇篮之一。但依目前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考证,天长城一带成为较大村落的时间似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北朝末至隋朝初年。因除在天长城东南三里处的河东村南丘陵上发现较多汉代(多为东汉)墓葬、可能河东村始建于汉代。约在北朝末、隋初,有居民在岭之东南一带向阳坡地上建村居,井渐具规模。依绵延十余里之天长土峙,故名为"天长村"。到唐代随着全国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由于天长地处河北经山西入首都长安之要路处,天长村也开始发展兴旺。唐中后期又称"天长镇",在镇内没置军使衙院并驻有军队以及管理驿务官虽,成为河北西部一军事重镇。
依近年所发现唐大和元年(公元827年)墓志中有"天长城隅"一词,据此可认为天长镇在唐中晚期已建有城池。唐末藩镇割据,以此地为军事要隘,遂改称"天长军"。五代后晋时,改天长军为天威军。时井陉境内北有县治天护城,属镇州管辖;南有天威军,属成德军节度管辖。至宋代天长城仍沿称"天威军",但逐渐失去军事重镇作用,而成为一种或高于县、或与县平级的军政机构。长官称军使。依近年新华书局新版(宋史·地理志)中有"井陉、次嵌。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威军。即县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峪三寨。"其中"徙治天威军"语后有注:"'天威'原作'天武军',据下文和'宋会要方域'五之三一、'九域志'卷二改。"同一文中有"河北路……西路:府四……州九……军六:天威、北平、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又依城北石桥头宋元丰中建天威军石桥碑文中有"通直郎充天威军使兼知井陉县事及管内劝农事务葛颐",以及清雍正《井陉县志》,可知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l075年),井陉县治城迁至天威军,知县与军使由一人充任。遂在唐天长城的基础上,重新建城。
宋时井陉治城城垣为土筑。因北墙外为土岭无民居及道路,遂不设北城门,只设东、南、西三门。时除修筑城垣、城门外,还在城内建置县署、学宫等。嗣后历金、元两代二百四十余年,县城内行政设施等日臻完善。特别明、清两代,相继对天长古城进行了多次修缮与增建。使得天长古城历九百余年风雨沧桑,一直为井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信息来源: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