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分水关遗址。位于曲靖市马龙区旧县街道白塔社区黄土坡村民小组。遗址由东向西沿驿道及其两侧分布,分别由关东桥、关西桥、东照壁、西照壁、古驿道、寨门、驿道两侧古建筑,以及已毁寺庙建筑内的部分明代石雕构件和清代碑刻组成,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驿道,现残存长850米。其中村内一段长208.7米、宽2~2.5米。路面用不规则的块石铺成,部分石块尚存马蹄印迹,路两侧均有排水沟。道路保存完好。
民居建筑,现存24栋,位于驿道两边临街位置,从村东至村西呈紧密相连的“联排”布局。多数民居建筑底层全部为店铺,户与户之间的山墙前檐均为双马头风火墙,马头墙上用瓦当拼出不同图案。双马头风火墙除具有防火功能外,也有建筑装饰艺术效果。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为驿道东南角张氏住宅,建筑坐南向北,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由倒座、天井、厢房、正厅组成呈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322平方米。天井东西两侧为厢房,北面为倒座,南面为正厅,正厅临街。3开间,通面阔15.8米、进深17米,临街面墙体下部为石块砌成,上部为木质裙板,侧墙为双马头风火墙。现存临街民居建筑除村西端北侧少数被拆除外,大部分保存完好,风貌依旧。如此统一的建筑格局在云南尚不多见。
寨门,由东寨门、西寨门组成。西寨门早年被拆除,现仅存寨门遗址。东寨门原建筑早年亦被拆除,20世纪70年代在原寨门遗址上又重建寨门,重建寨门为悬山顶穿斗木结构建筑,夯土墙体,一楼一底。5开间,通面阔24米、进深11米。其中,明间仍然为进村(古代入关)通道,古道由此进关。
桥,分别位于黄土坡村东和村西,又名关东桥、关西桥。关东桥建在东照壁外300余米处的小河上。桥跨河东西两岸,两端与古驿道连接。桥为单孔石砌拱桥,纵联砌置,桥面长5.7米,孔跨径4.4米,两侧有桥栏。因桥在分水关的东面,故名“关东桥”。据建桥碑记载,关东桥建筑年代为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关西桥由于被泥沙掩埋,具体情况待考。
东、西照壁,均建在东、西寨门外7米处位置,黄褐色泥土夯筑而成,顶部覆盖青瓦。东照壁长5.9米、高3米、厚0.85米;西照壁长5米、高3.5米、厚0.85米。从照壁所处位置看,照壁处于古驿道上,正对寨门,驿道从照壁两端绕行。
三官庙,位于关东桥南端古驿道北侧河岸上,坐北向南,庙门南临古驿道,建筑现仅存正殿。正殿建在一石台基上,为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35米、进深9.5米。东西两厢房早年已毁,2006年初重建。据重修三官庙碑记载,庙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三月。
建桥碑,共2通,分别为关东桥建桥碑、关西桥建桥碑,现均存于三官庙内。关东桥建桥碑为半圆--方形,砂石质。通高1.46米、宽0.66米、厚0.17米。其中,碑额高0.39米,阴刻双凤、祥云图案;碑身高1.07米。碑文直书左行,正书阴刻,内容主要记载关东桥的修建原因及建造时间、捐功德人名单等。碑风化严重,字迹漫漶不清,能辨认清楚的字迹不足十分之一。关西桥建桥碑为半圆--方形,砂石质,通高1.37米。碑额高0.25米,碑身高1.12米、宽0.65厘米、厚0.14米。碑文内容主要记载关西桥的修建始末及捐功德人姓名。碑面部分剥落、残损、风化严重,大部分字迹不清。
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明王朝设鲁婆伽岭巡检司于黄土坡;洪武二十六年(1393)修建古驿道,称“中大路”,又称“通京大路”;明嘉靖三十年(1551),村民募捐把黄土坡村东、村西古驿道上的木桥换成石拱桥,称关东桥和关西桥。新建关西桥记碑和新建关东桥记碑,对上述史实有记载。中华民国年间,修通曲靖至昆明公路后,驿道开始废弃,各路段逐渐毁坏,现仅黄土坡村一段保存较为完整。2009年2月村民重修东、西照壁。2013~2014年,当地白塔村委会筹集资金,对黄土坡古驿道及古建筑群的东照壁至西照壁之间的古驿道重新进行了修缮。
黄土坡古驿道及古建筑群是明、清时期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交通地段。民居建筑双马头墙(俗称风火墙)具有明显的中原地区建筑风格。驿道与建筑相映成趣,共同见证和承载了汉族移民入滇、文化交流、政治变迁等重要历史,具有较好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02年12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