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太戏台位于师宗县五龙乡保太村委会保太村小学校内。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由戏楼和戏台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6平方米。
戏楼,单檐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一楼一底,青瓦屋面。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5.5米、通高9米。底层明间,置普通双扇板门;2次间前后安装直棂窗,透光通气较好;楼板全封闭,底层不可上楼。楼上由于柱身加高,房屋空间也随之扩大,室内较为宽敞,前檐部分皆装修为格扇,2次间安装方格直棂窗,腰串及裙板上彩绘花鸟和其他动物纹饰。戏楼明间楼板与戏台水平衔接,相交处设3开6扇雕花格扇门,格心和裙板全部用木板镶嵌严实,均饰山水、花鸟彩画;格扇门内设插关,逢演戏时可任意开启和拆卸,使用十分方便。
戏台,建在高约2米的须弥座石台基上,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亭阁建筑。通面阔6.4米、进深4.1米、通高7.5米。台前和两侧宽敞明朗,观众能从三面看到戏台。建筑除部分门窗护栏损坏外,主要的大木构件基本完好。4根通柱直贯屋顶,支撑整个建筑,4角起翘,翼角出檐较高;4根檐柱上端置阑额,额上檐枋叠架3层;老角梁梁身与檐檩相交处为支点,前端伸出;柱头及转角铺作双抄双下昂,昂镂雕呈龙凤首,神态逼真;各大小额枋分别浅雕花带或卷草纹饰,前檐2柱各立于1根较大八方形覆盆式柱础之上;柱础束腰处刻有“八仙”“犀牛望月”“鹿望金钟”等浮雕图案。戏台的其他檐枋、檩柱、拱梁等构件均雕刻或彩画戏剧人物故事、飞禽走兽及花鸟几何图案。
除戏楼、戏台外,戏台台基下有古碑3通。其中,立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的关帝庙重修及新建戏台碑记,记载了重修关帝庙、筹建戏台的缘由始末和当地淳朴的民风等。
保太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其后,几经兴废。现存戏台为1933年大修后的风貌。整个戏台建筑造型古朴优美,简洁利落,彩绘精美,对研究清代当地历史文化渊源及民风民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1988年8月,师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