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遗址位于楚雄州永仁县菜园子村南,金沙江支流永定河南岸台地上,与磨盘地遗址以一凹地相隔。1981年调查,文化层厚约100—120厘米,在两遗址采集到石器、陶器。石器以斧坯、锛、凿为主,有锤、砺石、磨盘等。陶器均手制,器表经刮磨,均为夹砂陶,纹饰简单,有点线纹、粗绳纹和篮纹,可辨器形有高领罐、大口罐、釜、纺轮等。
1983年,在菜园子遗址抢救性发掘240平方米,清理房址7座,其中长方形地面立柱房址4座、圆形半地穴房址3座,两种结构的房址早晚期均有发现。另出土了陶器、石器及少量骨器、兽骨等。
2001年对菜园子、磨盘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菜园子发掘300平方米,清理了房址9座、灰坑8个及柱洞38个。房址以干栏建筑为主,零星发现有挖基槽立柱的现象。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金属器及动物骨骼。石器以斧、锛主,有凿、镞、刀、坠等,另有石核、石片等。斧均为条形或梯形,器型大小不一;锛以梯形为主,器型多较小;凿以两端刃凿和梭形凿最具特色。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陶土未经淘洗,而非有意加入的羼和料;陶器均手制,火候较高,以灰陶为主。纹饰多施于肩部、上腹部、领部或口部,少量施于口沿内沿面,以刻划纹为主,有网格纹、折线纹、斜线纹、波浪纹等,有戳印篦点纹、细绳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侈口罐、直口罐、敛口罐、钵、壶、盆、器耳等,罐类流行花边唇。磨盘地发掘100平方米,清理房址2座、火塘1处、柱洞17个、沟1条及石棺墓7座。房址与菜园子结构相似,推测为干栏式建筑。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陶器、动物骨骼及碳化稻。石器的器类、器形与制作方式基本与菜园子遗址一致。陶器仍以夹砂陶占绝对优势,但以红陶为主;纹饰陶以点线纹构成的条带、涡纹、三角形纹为主,流行口沿内沿面饰三角形点线纹,有少量戳印圆圈纹、绳纹、网格纹、折线纹等,菜园子常见的刻划纹在磨盘地极为少见。均为平底器,有罐、钵、壶、器耳等。
此外,两遗址均发现有石棺葬。菜园子遗址发现的石棺葬多以石板围砌四壁、无底。有成人墓旁规则排列未成年人墓葬的现象。随葬陶器、石器。磨盘地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已经清理的30座石棺葬,四壁和棺底、棺盖都用石板构筑。随葬少量陶器。
经碳十四测年并经树轮校正,菜园子遗址年代约为4290±135年,磨盘地遗址年代约为距今3400年左右。后磨盘地遗址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被破坏。2003年菜园子遗址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