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村遗址 位于秦都区渭滨乡尹家村一带,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1957年10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在渭河北岸东西向高起的台地上,台地高出河面约20米,其范围东西长约2公里(东至麻子渡村西约100米,向西通过尹家村至兴平县田阜乡段村中间),南北宽约1公里(北至陈良村以南约150米,南至尹家村南面断崖),总面积约131万平方米。文化遗物丰富,暴露在断面上的灰坑、灰层几乎连结成片。灰坑口一般距地表约1米,宽约1.5—4米,深约2—4米,形状不一,有的为圆桶状,有的为袋状,有的为锅底状。灰层距地表深约50厘米,露出地表外的厚度约1—3米。在村西城壕内西边断面上还发现窑址一处,窑顶距地表约80厘米,形似三角形,高1.5米,下宽2米,窑壁面有厚约1厘米的烧土层,内部充塞积土,深度不明。在村西南角向渭河的断面上和村西一条水渠的断面上,暴露出灶坑两处,坑口距地表约1米,宽约60—70厘米,红烧土壁高约20厘米,与西安半坡遗址发掘的大致相同。在村西南角高约2米的土坎断面上,还露出长约1米和重叠三层的居住面痕迹,每层间距约20—30厘米。
采集的遗物有石器、陶器及陶片等。石器共23件,石料有燧石和玉石等。制法分磨制和琢磨两种,器形有斧、锛、凿、刀、簪与敲砸器。陶器和陶片的质料有细泥红陶、细泥灰陶、夹砂粗红陶和夹砂粗黑陶,以细泥红陶为最多。器形有杯、碗、钵、盆、罐、环和尖底器等,制法以手制为主,少数器物沿部有轮旋痕迹。火候高,质坚硬,器壁厚0.3—0.7厘米。彩陶数量较少,器缘或腹部施有宽带纹,或作平行的几道横线,或作半圆形的圈点纹。采集到较完整和较典型的陶器和陶片共31件。另有骨簪1件(已残)。
尹家村遗址的彩陶与磨光石器并存,其文化类型可能与仰韶文化中的庙底沟类型相当,但就发现的带孔石斧和制作精美的石锛、石凿等观察,其文化时代还可能要稍晚一些。它是本地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