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原名睢陵,西汉建睢陵县。《水经注》载:“睢水流经睢陵县故城北”,隋开皇初废县,宋金时期始称睢宁县。宋以前睢城城垣已无可考证。元代时,有土城。明初,土城周长2公里,高7.67米。明正德年间,建东、南、北三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县陈嘉略用砖石砌墙,并开西门,县城始有四门。明隆庆四年(1570年)后,洪水泛滥,城墙多次毁损。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县城,立四门、建四楼。东门称崇文楼,南门称朝阳楼,西门称耀武楼,北门称拱辰楼。城墙周长1920米,高9米,墙基宽6.7米。城外有护城河,河宽10米。四城门护城河上各置吊桥,城四角建有铺房。南门建碑亭,东南建文明楼,城南建南关集,城墙外筑护城堤。明崇祯二年(1629年)秋,洪水汹涌,城尽倒塌。崇祯十一年(1638年)知县高歧凤重加修筑。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知县侯绍瀛再次重修,城墙周长2633米,城高7米~7.67米,四城门顶部筑有平台,东城门楼顶部周长91米。西城门楼顶部周长80米,南城门楼顶部周长87米,北城门楼顶部周长86米。城墙上有垛口1085个,涵洞两个。现古城已毁,在原址建新城,仅存古城四周护城河,河宽约40米。
睢城街道:《省政府关于调整睢宁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同意设立睢宁县睢城街道。以原睢城镇的中山、北陵、红叶、后园、东城、元府、和平、花园、南关、东升、杨韩、王楼、朱楼、七井、骑路、戈圩、吊桥、五里堂、胡园、青春、马园21个居委会区域为睢城街道行政区域,睢城街道办事处驻睢河路16号。 行政区划调整后,睢宁县人民政府驻睢河街道永康路1号。睢城街道行政区域面积81.9…… 睢城街道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