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瑞安市旅游

隆山公园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隆山公园

隆山公园是瑞安市中心山地公园,总面积20.3公顷,园内隆山塔始建于宋,重建于明,具600多年历史,是瑞安城的标志。

隆山公园

隆山公园

公园于一九九一年开始建设,现环山路四通八达,林木葱翠,主要景点建筑有仿明清风格的北入口大门,诗词碑廊、茶楼、望塔亭、观念亭和“五。九”批示纪念亭等。主要游览项目有“碰碰车”、“观光车”、“滑车”、“龙洞展览”等。

隆山公园

隆山宫,它处于隆山西北侧山麓(脚),是晚清建筑。它前后有二进,这里是前殿,面阔五间,通面阔14.4米。里面是正殿,面阔也是五间,通面阔14.2米。隆山宫是清朝咸丰十一年平阳金钱会农民起义军围攻瑞安县城的指挥部。清朝咸丰八年(即公元1858年),太平军挺进浙江,攻占处州。平阳赵起和朱秀山等人,为准备响应太平军入温,就创立了农民起义组织“金钱会”。凡入会者每人发给铸有“金钱义记”字样的铜钱一枚,作为标志。因满清政府的苛捐杂税繁重,地主剥削残酷,劳动人民走投无路,于是就纷纷参加“金钱会”,短短三年时间,会员就发展到七、八万人。于是就在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1年)八月,正式宣布起义,并进攻温州府,十一月二十七日,挥刀围攻瑞安城。当时,指挥部就驻在隆山宫,首领赵起等人就是在这里指挥攻城战斗。这次围城,前后一共十日,后来攻城失败,被清兵镇压包围,死伤甚众。1982年8月,隆山宫被列为瑞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隆山禅寺是瑞安最大的佛门胜地之一,世人曾赞美“隆山常羡如图画,樵歌牧唱车无穷”。

隆山塔原为砖木结构,楼阁式,由外壁、回廊和塔心组成。塔身砌造在须弥座式台基上,六面七层,底层有副阶。每层绕有木构腰檐、平座,每面隐出槏柱和倚柱,分成三间,每层明间辟为壶门或佛龛。佛龛内设石雕或泥塑佛像。

各层高度依次递减,各层平面直径相应依次收敛,外观壮丽。底层西面辟门,内置木梯可拾级登临上层远眺。近顶正中竖刹木以承层架和塔顶的刹轮。外施回栏,木构腰檐,翼角飞翘,风铃叮咚。

抗战期间,塔刹,腰檐、副阶全部坍毁,塔身残存五层。底层青砖风化严重。1988年瑞安市政府拨款全面大修,拓建台基,新砌石雕扶栏,按原貌复原。

复原后塔高38.5米,与飞云江大桥,交相辉映,已成为瑞安一处秀丽的景观。现为瑞安市文物保护单位。隆山塔高耸隆山之巅,是历史上瑞安城的重要标志,人们只要远远地望见它,就知道瑞安已近在眼前了。隆山塔从前有一个传说,未曾建塔前,有一个人在隆山顶上挖黄泥,一挖两挖,挖出一个大镬来。他还以为镬里埋着金银财宝,就拿来铁锹将镬撬起。只撬开一角,就听到“呼”的一声,钻出两条大蟒蛇来。那人被吓了一大跳,转身就逃跑。跑不了多远,回头一看,这两条蛇竟然变得有稻桶那么大,十来丈长。一蛇头上还长着两只角,呼地一声向他扑来。那人被吓得叫了一句“皇天,菩萨!”谁知这么一喊,两条大蟒蛇就缩小了身子,转头又钻进大镬里,又被镬紧紧盖住了。后来恐怕这两条大蟒蛇又会出来伤害人,就在这镬上边造了一座塔,镇住这两条蛇精。因为这两条蛇头上有角,人们就猜它是“龙”,所以这座山又叫“龙山”。

据旧志记载,此塔始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当时县令吕勤以世俗所谓城东南部势弱,就在隆山建立此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传说隆山塔曾因飓风刮斜了塔顶,后在雷电的轰击下复正。隆山塔原有七层,高约28米,为青砖砌造,仿木结构,楼阁式,呈平面六角形。木构腰檐,翼角飞翅,外施回栏,内设扶梯,可以登临远眺。此塔每层每面都有倚柱,每面还有壶门和佛龛,佛龛内设石雕或泥塑的佛像,造型玲珑壮观,风格各异。清代李永龄在《九日登隆山》一诗中有“塔耸孤标撑碧汉”一句,可以想象隆山塔当日的雄姿了。

据塔砖铭文考证,今塔重建于明洪武初年(1379年)。此塔曾几经毁损,多次修建,明朝洪武、万历、天启,清朝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年间,都相继作了一些重建、整修。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闹灯会时,曾不慎失火,塔内的木构建筑全部被烧毁,后来又修复完成。抗战期间,1942年,为躲避敌机轰炸,当时的县长吕律下令拆去上塔两层,残存五层塔身。再经过长期风雨侵蚀,到80年代初期,此塔的腰檐、副阶都坍毁了,底层青砖也严重风化,外表破旧不堪。建国以后,隆山塔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80多万元予以修缮,拓展台基,砌石雕扶栏,按原貌复原,1989年竣工。修复后的隆山塔高38.5米,七层浮屠高耸云端,气势更为雄壮,与飞云江大桥遥相辉映,成为瑞安市区的一道风景线。


>>天柱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