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 > 安宁市旅游

法华寺石窟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法华寺石窟
法华寺石窟为文化旅游景点。

法华寺石窟是我国最南端的石窟群,位于安宁城东5公里的小桃花村。在洛阳山西侧的红砂石陡壁石岩上,有大理国时代的石窟石刻群雕。山腰林间平坦处,有唐代建造的法华寺遗址。此地众多的石窟佛像及碑文刻等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简介

法华寺原名睡佛寺,以石窟艺术著称。位于安宁市城东五公里洛阳山麓。这儿林木葱笼,群鸟鸣啭,洞泉幽邃,岩壁如削。岩壁之上,古窟棋布,窟内雕凿石佛多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为数不多的石窟艺术之一,196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洛阳山又名鸡领,与西山仅一溪之隔,东西走向,中南凹进,原法华寺院即建于这凹进处的山岩上,与小桃花村遥遥相对,站在村南口向山腰望去叠翠丛中的屋宇清晰可见。

介绍

今寺院已毁,岩壁上面石窟尚存。近年内于寺院原址上,建有阔60米、进深5米、外带走廊的平面屋宇一栋,供游人憩息。屋宇的右后侧是面对上山路径的陡削岩壁,人们习惯称呼为东崖;屋宇左后方,藏于丛中的叠崖,称之为南崖,均属红砂石质。石窟即镶刻于东、南崖壁之上。屋宇的右前方,有一窟洞泉,面积约2平方米见方,洞中泉水由泉壁滴下汇集而入。水质纯净,清凉甘美,当地村民称之为“香水井”,对它十分珍惜。

特点

东崖峭壁之上,右有石窟3个,左有石窟19个,共二十二龛。右二窟较大,位置略低、并列。内雕有菩萨法相,均头戴花冠,身披通肩袈裟,背后有二层光圈,上环呈桃形,压在下环之上。光环略高的一层尊为观音菩萨,结袈趺坐于莲花之上;另一尊为地藏王菩萨,右手持摩尼珠,左手托宝幢(已断损),盘右腿,垂左腿踩于莲花之上。两尊菩萨各高1.5米许,是法华寺内仅次于睡佛的最大的造像。观音菩萨龛的左上方,尚有一方窟,仅高0.5米许,内塑有菩萨相。

左19窟所在位置略高,内面雕有18尊罗汉,故人们又称此崖为罗汉崖。石窟分三层布列,参差不齐,最高一层有9龛,中层有6龛,下层3龛,共18龛。每窟均高0.8米许,拱顶,内雕0.6~0.7米罗汉一尊。18尊罗汉形态表情各不相同,雕刻技术娴熟。18尊罗汉洞窟的右下方,有一窟高约1.3米,内刻有1米左右的菩萨一尊,名称不详。

罗汉龛第一层正中位置,刻有约60×40厘米的长方形石碑,上面刻有两个正楷大字“晚照”,为清朝安宁刺史高钤所书,日期为康熙44年(1705年)。“夕阳晚照”是安宁八景之一。当夕阳西垂时,余辉给佛龛镀上一层金光辉,石佛增添了无限神秘色彩。民间传说,“晚照”奇观六十年才出现一次。当年春分节令的第二天傍晚,太阳西落后,又会回升,把霞光聚照于山谷,把层林染遍,于是殿壁灿烂,佛像披金,蔚为壮观。民众还为南崖卧佛龛后崖上的巨石编出了美丽的“晒经石”神话故事。传说当年唐僧从西天取经归来,途经沙河时,遇怪落水,徒弟们从河中捞出经书,即摊晒于此岩石之上。时夕阳西坠,师徒焦急万分,忽然,落下去的太阳又回升起来,霞光万道,返照山崖,把经书全晒干了。只是他们从岩石上取经书时,底层几页残破,取不下来,所以至今这块“晒经石”上,还留有梵文印迹。

从东崖沿山径往南崖走去,途中石窟上有二窟相邻,内刻有释迦牟尼佛苦行图,右袈左袒,双手抱膝,低头沉思。邻窟刻有牧女献乳和青牛驮经。牧女广袖长衣,手捧碗盏,身后紧跟水牛一头,背驮经书,以牛角轻触牧女之及,含意深奥。遗憾的是该牛角已断毁。再往西南走数十米,地势略高的岩壁上有石窟四处,、其中三窟空着,而较大的一窟内,精雕睡佛一尊。睡佛长4.25米,高1米,天庭饱满,鼻正口方,两耳垂肩,卷发为珠,通身袈裟,袒胸跣足,右手微托后脑,静睡于石枕之上,头南面东,曲肱半睡,神态安详。雕刻睡佛的技术精细,古朴大方,刀法细腻,堪与北京西郊卧佛相比美。每逢晴天,旭日东升之时,朝辉洒在卧佛身上,金光熠熠,更显佛的慈祥、超脱。

从睡佛龛向南行进十米许,有块巨大的趸沙石兀立着,高5米,长4米,作二层阶梯状,上面刻着著名的禹王碑文,内容是记述大禹治水经过。这是明朝嘉靖年间拓刻的禹碑。嘉靖十五年(1534年),郡人张素在长沙岳麓书院发现禹王碑,蝌蚪文字,9行,77字,遂拓下全文,拓片于1536年冬带回安宁,请谪居状元杨慎释文,拓刻于此洛阳山麓。

历史

法华寺始建于宋代,清雍正《云南通志》载:“法华寺在城东十里洛阳山,宋大理段氏建”。清咸丰年间,寺毁。八十年代后,安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加强了这一名胜古迹的保护工作,如修路、植树、筑台、加护栏杆等,并拟按原貌重建寺院。

文物

法华寺的石窟艺术和禹王碑拓迹,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它吸引着各方的文人、学者、雅士前来参观。


>>兰茂墓及兰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