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双井黄庭坚故里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境内,地处杭口镇东部,处修河上游与宁州镇黄田里村相接,距县城5公里。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中间是一马平川的盆地。这里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及江西诗派诗祖黄庭坚的祖居地及出生地。在宋朝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48名进士,其中5名官至尚书,一时间人才荟萃,群星灿烂,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不仅宋代罕见,就是自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也是凤毛麟角,被誉为“华夏进士第一村”。
主要景点
黄庭坚故居
黄庭坚故居,展示黄庭坚的生活起居、读书习字、孝亲会友的情景,还有黄氏源流、黄庭坚父母妻室、黄庭坚年谱、家规家训、黄庭坚少年时期的传说故事。展现黄庭坚的人品及其成长过程和家庭背景,通过文字、图表、绘画、雕塑、影像等多种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一代文化名人的生活画面及其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与故事。
黄庭坚墓园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黄庭坚客死于广西宜州南楼。大观三年(1109)由其学生苏伯固、蒋湋扶柩回归双井,安葬于此。
墓园由三部分构成:墓体、墓碑、陵园。墓体坐北朝南,封土高1.92米,直径2.76米。墓前4柱3碑,中刻“宋谥文节黄山谷公墓”,两旁刻其传略。大门为牌坊式门楼,内置碑刻式屏风,外筑围墙,植以松柏。占地面积600平方米。1959年9月,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文化展示馆
书院文化展示馆设于原高峰书院,是一个普及书院文化,展示修水历代书院构建的专馆。占地面积2640平方米,布展面积1210平方米。展馆由四部分构成:中国古代书院概况、修水古代书院构建、书院教育情景还原、黄庭坚书法作品欣赏。资料丰富,特色鲜明,布局明快,造型逼真,可以全面了解古代书院教育,也可以亲身体验书院情趣,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双井明月湾
修河发源于幕阜山脉的主峰黄龙山,曲折多变,水流湍急,至双井村地段,河床渐宽,水流舒缓,清澈澄碧,波光粼粼,如一弯明月环绕杭山,故称“明月湾”,成为修江一景,历代名贤多有诗词歌咏。北岸形成冲击小平原,上苍赐予先民良田百顷。相传,黄庭坚喜欢在明月湾的湾头钓台读书、--、垂钓,也曾常常泛舟中流,上溯黄龙寺拜访高僧,下至南山崖吟诗作对,或直达碧波万顷的鄱湖,拜访名贤硕儒。
“双井”摩崖石刻
在双井明月湾北岸的山崖巨石上,阴刻“双井”,行书。石宽2米,纵1米,面积2平方米,字径34厘米,字体中宫敛结、纵伸横逸、取势飞动、如荡桨、如撑舟,雄健豪放,气宇轩昂。据史料考证,此作品系崇宁元年(1102)二月,黄庭坚自湖北经幕阜山归江西,在家作短暂停留时创作,以表对故土的眷恋。石刻原位于山腰,因道路改造路基升高,现道路与摩崖石刻处于水平位置。1986年8月被列为修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双井钓鱼台
钓鱼台,又称“钓台”“钓矶”,位于明月湾北岸,距黄庭坚手书“双井”摩崖石刻仅数步之遥,有一岩石伸向江心,临江隆起一平台,约6平方米左右,可供垂钓,故称钓鱼台。相传少年黄庭坚常在此垂钓、游戏。钓台伸向江水的斜坡石面,刻“钓矶山谷老人书”七字,与“双井”两字皆属同期作品。因道路修建需要,“钓矶”二字连同石崖被整体裁出,保存于黄庭坚纪念馆。
双井魁星楼
双井魁星楼,位于进士园之后,杭山半腰,离山脚近百米。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楼高二十一米。
进士园
进士园,位于杭山脚下,高峰书院东侧,占地5亩,建筑面积一千二百平方米。园区为古典式建筑群,土木建筑由双井堂、群贤阁、集英殿三部分组成,或用展版描绘双井形胜、修江形胜、黄氏家规,展示进士群体的成长背景;露天建筑有游廊、亭阁、荷塘、雕塑、碑刻等,分别展示劝学、求学、科举之路的漫长与仕途的艰辛,清净幽雅的环境,无不引发人们的感慨。
尚贤台
宋代,修水人才辈出,甲第鼎盛,名噪江右,双井村考中进士达七十三人,是修水古代最辉煌的鼎盛时期。该广场描绘了北宋时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双井村进士、金榜提名的画面。从入口至中心广场由三级平台组成,同时中心广场平面呈宋朝官帽型,寓意着沿“红毯”青云至上,步步高升之意。广场主雕由人物故事群雕和金榜提名雕塑结合组成,其中正面群雕又由“喜迎队伍”、“中榜--”、“书塾”三部分组成,金榜提名雕塑收入了修水县203位中榜进士名单,体现了修水县深厚的文化底蕴。
双井街
双井街多为二层砖木结构,总长230米,为仿宋建筑,整个古街为一轴三区十二景结构:一轴即古街,三区为书院广场、农耕广场和亲水广场。十二景为:标志性入口门楼、大型香樟、趣味花坛、农耕小品、竹林幽径、仿宋建筑、仿古街道、棋弈台、泉水台、景墙、木亭、菜圃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