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岭古道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年代为明。
祁门地处万山之中,古代交通十分不便,历代祁门人为了大洪岭通道,多次修建,捐输很多。这条通道开拓始于何时,今已难考。明万历(1573)前,南坡上岭以今大坦老岭之月形为起点,万历后以燕窝里为起点。关于这次改路,祁门民间有湘源郑寡妇捐金辟新路的故事,颇有趣味。大洪岭最后一次重修为清道光元年(1821),从明万历年间开辟修建到道光年间,历经2百多年苍桑,水冲石剥,道路损坏严重,于是来往大洪岭的商人、官宦及祁黟的商号纷纷捐款,耗资数万金,历时6载,终使危途成坦道。整条道路以青石板铺就,阔达3、4米,这在处于崇山峻岭古徽州来说,是很难得的大路了。当年在岭头修建了一个碑亭,风格独特,是以巨大的青石碑为墙。碑亭宽约2米,由8块石碑砌成;两头深约3米,各由4块石碑组成,上下镶有石条以固定。如今碑亭已圮,幸好石碑大多犹存,碑文描述了大洪岭的险峻和开拓大洪岭的历史,指出开垦山材造成水土流失对道路的危害,并附有大量捐款人名单、商号、数量,真实地记载了这段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当年的大洪岭为兵家必争之要道,至今在岭上还能找到几条长达数十米的战壕。随着时代发展,这里因不通车,渐渐人迹稀少,杂草丛生,灌木掩映,石碑也开始破损。如今大洪岭成了人们考察古徽商行旅的绝佳去处,踏在断断续续的石板路上,探索着当年店铺亭台的遗迹,搜寻那藏在杂草丛中的古碑残碣,让人生出无数感慨。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大洪岭就如一幅古画,藏在皖南的万山丛中,有着几多沧桑,耐人寻味。
2012年,大洪岭古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大坦乡燕窝组起至安凌镇鸦坑组古道本体。
建设控制地带:大洪岭古道所在整个山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