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蔡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蔡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百胜大队。

1961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更名为蔡山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蔡山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飞跃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黄泥塘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黄泥塘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光明大队、永光大队。

1961年撤区改社,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78年,光明大队更名为长征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长征大队更名为梅太六大队,永光大队更名为北海墩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梅太六大队更名为梅太六村民委员会,北海墩大队更名为北海墩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

1994年北海墩村并入梅太六村,设梅太六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利群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78年更名为卫星大队。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梅勿二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梅勿二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和平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陈家墩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陈家墩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先锋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陈壕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陈壕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朝阳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王三墩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王三墩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滨湖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后,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聂福俊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聂福俊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属英雄人民公社合心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李六房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李六房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新华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丝瓜垏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丝瓜垏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新生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刘湖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刘湖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英雄大队。

1961年撤区改社,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英雄大队。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杨世英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杨世英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胜利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周应祥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周应祥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

1998年从周应祥村分出以辖区内东保村居民点定名为东保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胜利大队。

1961年撤区改社,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周应祥大队。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周应祥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

清代属永福乡。

1946年县废区制,属蔡山乡。

1949年恢复区建制,属蔡山区。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英雄人民公社红光大队。

1961年撤社改区,属蔡山区。

1975年撤区并社,属蔡山人民公社红光大队。

1981年9月地名标准化时,更名为舒家埠大队,属蔡山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更名为舒家埠村民委员会,属蔡山区。

1987年撤区建(乡)镇,属蔡山镇,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