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文社区地处苍溪县城以北,是岳东镇政治、文化、经济、镇中心,幅员面积8公里,苍巴、苍旺省道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区位优势。社区于二零二零年八月村社建制调整,将原平顶村六个组整村,青狮村二、三、四组、场镇四个居民小组合并成立岳东镇禹文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七个居民小组,5个党小组,其中场镇两个居民小组,社区有正式党员九十三名,预备党员三名。社区管辖人口2686人(其中农业人口1649人,居民人口1037人),总户数1230户,农业户531户。社区贫困人口120人,38户,总耕地面积1680亩,山林面积2200亩,山坪塘19口,蓄水五万七千立方,建成规模和家庭经济园以苍溪红心称猴桃为主导产业209亩,社区创建民营企业席氏挂面厂一家,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一家,个体经商户170家。禹文社区两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进一步调整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目标,继续抓好脱贪攻坚工作,抓好招商引资,为社区増强经济活力,全方位服务,做好本辖区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为民办实事,提高工作效率。社区两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争创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
文林社区位于苍溪县岳东镇文林场,属原文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 辖区面积 1.6 平方公里,成立于 2005年10月, 有常住人口386 户1208 人(其中,城镇居民864人)距苍溪县城60公里,距岳东镇8 公里,辖区内有文林小学、文林卫生院、苍溪县农村益民资金互助社、邮政代办所等单位11个,个体工商户40 余户。目前,该社区服务范围覆盖原文林乡10个村,涉及有医疗、卫生、教育、金融、网络、就业、餐饮等多种服务行业;社区建有休闲娱乐广场一处、停车场一处、客运中心一处;组建有腰鼓队、舞蹈队;开办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多个文化娱乐团体。每逢春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及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社区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娱活动。文林社区环境优美、人杰地灵、集市繁荣、文才若林。社区居委会将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最大快乐,以惠及百姓为最大目标”这个宗旨,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努力将社区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美好新社区。 |
守垭村距岳东镇1.5公里,位于苍巴路沿线,有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03户,总人口1079人,全村版图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3亩,林地1144亩,村组道路硬化22公里,有大小塘堰17口,已标改12口。该村有席氏挂面龙头企业一家,种植猕猴桃640余亩。全村以劳务输出和种养业为主,村级活动场所设施齐备,有40%的农户饮上自来水。守垭村民生和谐,日趋繁荣。 |
三塘村(是原三塘村、老树村合并村》位于岳东镇南大门,距离岳东镇政府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92亩,林地面积2312亩,林果面积1269亩,水面面积183亩,有效灌溉面积1435亩;村辖5个村民小组,447户16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270人;低保户51户58人,其中贫困户16户21人;五保户3户3人;残疾人口47人,其中贫困户14人;家有重大疾病病人7户,其中贫国户4户;有慢性病病人32户、其中贫困户28人;危旧房改造4户12人;易地搬迁1户2人;有义务教育阶段儿童208人,其中贫困人口44人;无整户无劳动力户。全村劳动力人口956人,其中649人外出务工,主要收入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 |
云寨村由原云寨村、药柏村合建组成,云寨村位于岳东镇政府东北部,全村总户数473户,人口1741人,辖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500余亩,森林面积4000余亩,低保户20户,人口32人,残疾户49户,50人,一级残疾6人,二级残疾15人,80岁高龄老人58人,优抚军人补助21人,计生奖罚116人。产业情况:现由县委县政府牵头,打造有机猕猴桃产业园700余亩,现目前处于架杆架线初级发展阶段,本村有特色打造一村一品黄花产业,黄花发展300余亩,现目前已投产,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创收8000余元,建有黄花烘干房,对产品进行初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容纳本村在家劳动力,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 |
长岗岭村位于岳东镇北部,距离场镇10公里,幅员面积4.9公里,耕地面积1755.45亩,林地1634.55亩。长岗岭村在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系原长岗村与石庙村合并,合并后更名为长岗岭村,将原10个村民小组合并为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78户1150人,党员46人,劳动力人数655人,外出务工人员456人,创业致富带头人3名。全村主要经济作物有:猕猴桃、脆红李、枇杷、中药材(银杏)等。我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发展本村经济。同时大力发展户办庭院经济,坚持一户一产业园,从而提高群众致富增收。通过全村人的不断努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村容村貌也有极大的改善,农民都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 |
尖包梁位于该村境内,故名。1951年属岳东乡;1958年政社合一,改为和平大队,属岳东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重名改为尖包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尖包村,属岳东乡;1992年撤区并镇,属岳东镇。 2020年乡镇村级建制调整保留尖山村村民委员会。 尖包村位于岳东镇西部、距岳东镇人民政府5.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1250亩,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76户总人口1185人,有党员39名,全村有贫困户14户,41人,2017已全部脱贫;村组道路硬化共11公里,共有大小山坪塘14口。 |
新路村位于岳东镇西部,距离镇政府2.2公里,幅员面积4.21平方公里,2014年精准识别为非贫困村,2021年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312户,1026人,其中脱贫户22户61人,监测户7户24人,低保户62户86人,特困分散供养户2户2人,易地扶贫搬迁户3户11人,残疾人25人,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4800元。全村有村组道路14.2公里,已硬化10.6公里,硬化率为75%;入户路16.75公里,已硬化13.4公里,硬化率为80%;山坪塘23口,已标改6口。2018年通过实施人饮工程,全村80%的用户吃上自来水,饮水安全率100%。另外,全村农网改造入户率100%,通讯网络覆盖率100%,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时,双柏村与勇士村合并为双柏村,双柏村地处岳东镇西南边,距岳东镇5公里,幅员面积7.31平方公里,辖区共6个村名小组,全村共528户,1825人。双柏村属深丘地貌,地势中部隆起,山岭纵横,东入长滩河,西入东河,苍巴、苍旺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集贸繁荣。双柏村粮食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生猪、肉牛、小家禽、猕猴桃、苍溪梨和中药材为主。 目前,我村建有源生家庭农场肉牛养殖场1个,年存栏肉牛150头;猕猴桃产业园500亩,以猕猴桃为主,套作翠红李、无花果、桑葚等不同特色水果80余亩;利用村闲置资产招引冻库1处可库存农产品150吨,为双柏村老百姓提供方便。双柏村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双柏村村民委员会将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最大快乐,以惠及百姓为最大目标”这个宗旨,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努力将双柏人民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美好新双柏。 |
太合村位于岳东镇西北部,村民委员会距离镇政府18公里,辖区6个村民小组,共有408户1307人,村委班子成员4人,全村脱贫户176-2=174人,监测测户3户8-1=7。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8亩,林地面积2680亩,全村山坪塘41口,标改4口,防旱池15口,人畜饮水塘新建1口。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基础建设,巩固核桃种植户117户,300余亩,药用银杏107户,350余亩;发展丹参种植12户,60余亩,新植猕猴桃55余亩。生猪养殖大户2户,年出栏1100头,肉牛养殖1户,年出栏100头,鸡鸭养殖大户2户,年出栏10000只,全年人均收入大10000元以上。 |
青龙村距苍溪县城64公里,距岳东镇4.5公里。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余亩,林地面积2300余亩。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计477户、1630人,青龙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计党员60人。是国家级综合农业示范园区青龙现代农业园区大门,是苍巴线、苍旺线三线交汇地,青龙村是岳东镇七个重点贫困村之一,2017年已实现整村脱贫,顺利通过省、市、县检查验收和国家三方评估。青龙村“两委”始终遵循“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成效显著。现有猕猴桃400亩,新植翠冠梨120亩,脆红李300亩,其他经济作物500余亩。投资300万元发展集体经济,被列为全县集体经济示范村,2022年集体经济人均增收50元。青龙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广元市4A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县级优秀基层党组织。 |
卧虎村位于岳东镇东北方向,距岳东镇13公里,有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0户,总人口1320人,全村版图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林地1200亩,我支部现有党员56名。卧虎村是位于国道212线旁,村组道路硬化30公里,渠系硬化5公里,有大小塘堰30口,已标改10口。村级活动场所设施齐备,有80%的农户饮上自来水。近几年来有不少农户兴办养殖业及种植业,全村养猪大户3户,养猪3000余头,种植猕猴桃大户10余户,种植猕猴桃30余亩。卧虎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基础建设,带领村民种植高产作物,牢牢把握示范点机遇,力争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扩大经济收入,并做好以务工为主的劳务输出工作,推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卧虎村在加强自身发展和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的同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为主,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村容整洁,卫生道路绿化等工作,构建和谐村组,使卧虎村成为村民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此山形似一条盘踞的龙,有座盘龙庙位于境内,故名。清道光二十年后分别属于全信乡、东路总保;宣统二年起属岳漓乡;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后属岳东乡(联保);1951年建政为金华村,属文林乡;1958年政社合一,更名为金华大队,属文林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重名,更名为水文大队,属文林公社;1984年政社合一,更名为文水村,属文林乡;1992年10月文林乡并入岳东镇,属岳东镇;1994年10月恢复文林乡建制,属文林乡;2005年3月再次调整建制,文林乡并入岳东镇,属岳东镇。 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将天山村和水文村合并设立盘龙村,办公地点为原水文村村委会。 盘龙村距岳东镇3公里,有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84户1849人,全村版图面积8.8平方公里,村组道路硬化35公里,有大小堰塘100多口,我村种植猕猴桃100多亩,全村有大小养殖场两家,全村以劳务输出和种养业为主,村级活动场所齐全,盘龙村民生和谐,日趋繁荣。 |
文庙村距岳东镇4.2公里,位于苍巴线沿线,有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2户,户人口1499人,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有村组道路16公里,已水泥硬化14.5公里,其中村道公里5公里;入户道路90%进行了硬化。建有提灌站1个,山坪塘29口,其中标改22口;农网改造入户率100%,通讯网络覆盖率100%,广播电视覆盖率95%以上。现有村级活动阵地1处,面积约500平方米。有村级卫生室1个,村医1名,小病能基本得到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100%.该村有养殖场企业两家,种植猕猴桃370余亩。全村以劳务输出和种养业为主。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350余亩。文庙村民生和谐,日趋繁荣。 |
青竹村村委会距镇政府03公里,辖区7个村民小组,480户,176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68 人,全村福员面积5.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亩,林地面积2769亩,村委会班子成员5人,全村以种植料油、狮猴桃、中药材、香葱、桂花为主要植业(其中种植大户14户)、以养生猪、肉牛,鸡,鸭,鹅为主要养殖业(其中养殖大户7户),以手工挂面,开市经商为副业,以外出务工谋发展,多渠道,全方为带动全村老百姓共同致富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