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癿藏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癿藏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位于癿藏镇旧城,故而得名。
宋熙宁七年间(公元1074年)吐蕃角厮啰之孙木征所筑“踏白城”。以西约1.5千米处藏族居住地,新中国成立后“破旧立新”时改村名为红星村。因希望破旧立新的愿望,故名。
解放前,有藏族定居于此,地势山大沟深、崎岖起伏,居民沿山沿沟而居,故名。
1949年解放后,约在文革时期“破旧立新”时改村名为学文村。因希望破旧立新的愿望,故名。
宋熙宁七年间(公元1074年)吐蕃角厮啰之孙木征所筑“踏白城”。1949年解放后,约在文革时期“破旧立新”时改村名为旧城村。因希望破旧立新的愿望,故名。
因地处癿藏镇南部低洼地区,雨水较多,故命名为阴洼滩。因该地处于低洼处,故名。
旧时当地藏族多种麻田,又因制麻筑坝,故名。
解放前,有藏族定居于此,地势山大沟深、崎岖起伏,居民沿山沿沟而居,故名。
早年村中有杨姓人家定居于此,地势崎岖起伏,居民沿山岭而居,故名。
旧时因居住分散,大多数人居住在三山二洼。故名吊地洼。因住地分散,故名。
300年前,居集河和癿藏河中间原有一木桥,因此而得名。因该地之前有以木桥,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