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常山县招贤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常山县招贤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伐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招贤乡2保。

1950年为溪口区招贤乡2村,1956年与高埂合建高埂高级社,1959年称高埂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新置大溪沿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改称大溪沿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大溪沿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罪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招贤乡1保,1950年为溪口区招贤乡1村,1956年建官庄高级社,1959年称官庄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改称官庄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称官庄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官庄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吊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为招贤乡8保。

1950年为溪口区汪家淤乡2村,1956年与李家淤合建汪家淤高级社,1959年称汪家淤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析置汪家淤大队,属招贤公社,1982年改称汪家淤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汪家淤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唐字庄。

民国廿九年(1940)为招贤乡3、12保,三十六年(1947)为3保。

1950年属溪口区招贤乡3村,1956年建游林高级社,1959年称游林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改称游林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称游林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游林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六都周字庄,民国廿九年(1940)为仁里乡5、6保,三十六年(1947)为5保,1950年属溪口区五里乡5村,1956建樊家高级社,1959年称樊家生产队,属五里管理区。

1961年改为樊家大队,1981年更名为樊村大队,属五里公社,1983年更称樊村村委会,属五里乡。

2005年11月3日行政区调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五里乡并入招贤镇,称招贤镇樊村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六都,伐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为仁里乡2保,1950年属溪口在五里2村。

1956年建大(土弄)高级社,1959年称大(土弄)生产队,属五里管理区,1961年改称大(土弄)大队,属五里公社。

1983年称大(土弄)村委会,属五里乡,2005年11月3日行政区调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五里乡并入招贤镇,称招贤镇大(土弄)村。

明清时期属怀义乡昭庆里廿四都陶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象山乡5保。

1950年为溪口区象湖乡5村,1957年建山底高级社,属五里乡,1959年置山底生产队,属五里管理区。

1961年称山底大队,属五里公社。

1983年改称山底村委会,属五里乡,2005年11月3日行政区调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五里乡并入招贤镇,称招贤镇山底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六都周字庄。

民国廿九年(1940)为仁里乡7、8保。

三十六年(1947)为6、7保。

1950年属溪口区五里乡6、7村,1956年称旗峰高级社,1959年改称鲁士生产队,属五里管理区,1961年称鲁士大队,属五里公社。

1983年称鲁士村委会,属五里乡。

2005年11月3日行政区调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五里乡并入招贤镇,称招贤镇鲁士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六都伐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仁里乡1保,1950年为溪口区五里乡1村,1956年建泉目山一、二高级社。

1959年改称泉目山生产队,属五里管理区,1961年称泉目山大队,属五里公社,1983年称五里乡泉目山村委会,属五里乡,2005年11月3日行政区调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五里乡并入招贤镇,称招贤镇泉目山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罪、唐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招贤乡1、3保。

1950年为溪口区招贤乡1、3村,1956年建高埂高、箬溪高级社,1959年称高埂、箬溪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析置高埂、箬溪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改称高埂、箬溪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高埂、箬溪村,2013年村规模调整高埂、箬溪2村合并称高埂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唐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招贤乡4、5保。

1950年为溪口区招贤乡4、5村,1956年建古县坂高级社,1959年与招贤合并称招贤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新置古县坂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更名古县畈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古县畈村,2013年村规模调整与井坞、藕塘3村合并称古县畈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唐、民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为招贤乡4、5保,1950年为溪口区招贤乡4、5村和汪家淤乡1村,1956年与井坞、石井口、招贤等村合建招贤高级社,属招贤乡,1959年称招贤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新置古县、石井口、外方山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改称古县石井口、外方山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古县、石井口、外方山村,2013年村规模调整古县、石井口、外方山3村合并称古县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唐、吊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属招贤乡6、7保,1950年为溪口区招贤乡1、6村,1956年建招贤、汪家淤高级社,1959年称招贤、汪家淤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改称招贤、李家淤大队,属招贤公社,1983年称招贤、李家淤村委会,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称招贤、李家淤村,2013年村规模调整招贤、李家淤2村合并称招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吊、民字庄。

民国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为招贤乡7、9、12保。

1950年为溪口区汪家淤乡1、3村,1956年建纱帽山、大坑口高级社,属招贤乡,1959年称纱帽山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改称纱帽山、大坑口、里方山大队,属招贤公社,1982年改称纱帽山、大坑口、里方山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纱帽山、大坑口、里方山村,2013年村规模调整纱帽山、大坑口、里方山3村合并称纱帽山村。

明清时期属常山乡官塘里廿五都吊字庄。

届国廿九年(1940)为招贤乡10保,三十六年(1947)为9保。

1950年属溪口区汪家淤乡3村,1956年与符家合建渔溪口高级社,1959年与沙帽山合并称沙帽山生产队,属招贤管理区,1961年析置渔溪口、符家大队,属招贤公社。

1983年改称渔溪口、符家村委会,属招贤乡,1986年招贤乡改为招贤镇仍称渔溪口、符家村,2013年村规模调整渔溪口与符家2村合并称渔溪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