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车埠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车埠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朝成化年间在此地设车水埠头而得名。
因境内有一鸡公山,顶峰有一块天然石头,形状似公鸡站立。相传山峰上原有公母鸡形状石头各一块,因母鸡头朝村内,尾朝村外,有吃内扒(屙)外之说,天上雷公见村内百姓生活艰苦,遂将其劈碎,独存公鸡状石头。从此百姓丰衣足食,鸡公山由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陆水河流域南岸毕家段河堤十年九溃,该垸居民绝大部分被迫外出谋生,十室九空。唯有一毕姓居民以打渔为生,一直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后来人们习惯地称此垸为毕家垸。村以此垸而得名。
相传梅湖从前是一座山,山上满是梅子树。每到冬天,美丽的梅花与雪花交相辉映,难分两色。可后来又怎么变成湖呢?这里有一个传奇故事:讲的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本是洪湖岸边渔夫在船上所生之子,乃天上星宿下凡,真龙天子。后经太上老君变为算命先生为其指点迷津,逐步成为义军领袖。当时正值兵荒马乱之际,朱元璋同陈友谅为争天下酣战正急。陈友谅接连兵败退守梅湖一带。翌日傍晚时分,陈友谅仰望苍天,一声吼叫:真龙天子在此,梅山可涨三丈乎。话音刚落,轰隆一声巨响,梅山不但不长,反而塌陷成一个湖坑,后来成为梅湖。
明末清初,一熊姓人家在山岭路边开设杂货铺经商故名熊家岭。村以此地名而得名。
据王氏族谱记载:该庄始形成于南宋高宗元年(1127年),自明弘治元年(1488)至清乾隆元年(1736)以前,在240余年间,连续有王氏十几代人为朝廷命官。每逢春节、清明,王氏官员均乘马车、携家眷及护卫回乡探亲、祭祖。因此庄屋前有一山坡为唯一进出口通道,在此下马,上马。人们称之为“马坡口”。
相传明朝成化年间,本村“官田谢家”大小官宦较多,“官田畈”上良田需雇佃户租种,有“官田谢家”无石滚之说(石滚:旧时指脱谷的石制圆形用具)。因境内有“官田畈”地片名而得名。
村以桥命名。相传古时这里有座石桥位于两山之间,每到夜晚斗星出现时,会有一座船形小山将桥口堵住,天亮斗星下移时,山又退回原处,故名“斗门桥”。
沿袭原勤俭大队而得名。
明嘉靖年间,有肖姓先民捐资在“肖桥畈”水港上建一拱桥,名肖桥。村以桥而得名。
明成化年间因在此设车水埠头,故而得名。
因境内有“黄土垸”,村以垸名而得名。
以境内“芙蓉山”山名而得名。相传明朝初期,大学士廖道南(本村廖庄王家)之母怀孕时,梦见屋后山上遍布芙蓉花。后生子廖道南,此山因此而得名芙蓉山。
清顺治年间,当地有一田姓名枫溪公在朝官至二品,某日因公路过此地,仍见儿时港口码头用木筏摆渡,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于是责令当地官员修建此桥。为纪念枫溪公对家乡厚爱,当地百姓将此桥称之为枫桥。如今,此桥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明洪武初期(1369年),有江西瓦渣街灾民张氏驮着一匹白马逃荒至此。见桥下下游(盘石湖)有大片荒田,遂将白马栓于桥墩,挽草为记,以此作为自己的领地,后来人们将此桥称之为“白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