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池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池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唐厝村以唐氏最早于此建居,故称唐厝。
古时驰驿官路十里为一铺,村落建于曾设铺于此之旧地,故名。
古名墓厝,因山多墓群而得名,至宋代村人因嫌墓厝不吉利而以墓“茂”方言谐音改为茂厝。而后又以原村中有秀峰古寺后一巨石上镌步云天梯,蔚为壮观,别称村名为茂趣。因与茂厝方言谐音又便于书写,故皆惯用茂厝。
屿崆村位于九十九溪下游地段,因常受山洪之灾,汹涌的山水流经村间,冲塌成崆;同时形成许多岛屿状的地形,故村依自然地貌特征取名为屿崆。
根据晋东县志记载及山头陈氏宗联谊会提供的情况,营边村系从现有的西园办事处仕头社区山头自然村移居繁衍而来的,那时村东有一个废弃的军营(封建王朝军队驻守的营地),后来逐渐成为乞丐聚居之地,而称乞丐营。然而,村里从山头移居过来的先祖选定距营地(乞丐营)旁约500米左右的地方定居,故称村名营边。
仕春村原为徐氏建居,称徐村。后有南安五都麻坑的书香世家陈氏入居。徐氏渐衰,为能使后代子孙走上官宦之道,故以仕途之仕和春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寓意村之后人能出仕如春,而将村名徐村方言谐音更名为仕春。
其村形成于东晋元帝大兴年间。斯时,永嘉之乱,中原动荡,衣冠入闽中沿江河湖海边沿而卜。而率先入此垦殖者则是陈、林、郑等姓,因其地环湖百余里,故初曰:浮屠宅。隋末唐初,江西波阳文士欧阳伯善游学武荣州(古泉州名),泛舟沿江而下,见此间山明水秀,似如鄱阳湖一般佳丽,遂隐于此筑庐而居,初命其地曰:欧宅。及至唐建中间,欧阳氏居者渐繁,而他姓式微,欧阳氏即以故乡之名鄱湖取代村名。迨贞元八年欧阳伯善六世孙欧阳詹一举首登龙虎榜,开闽中科第先河,继而七世孙欧阳秬亦于开成中荣登进士及第,故村雅称曰金湖,而外乡人则唤欧湖。迨元天顺元年戊辰春三月,(莆田)金墩文士黄权(讳权,字本经,行千三),年轻饱学,有志尚,慕名欧阳詹故里鄱湖,遂寄寓于此,越年,经友人伐柯,黄权适欧阳氏为妻,因欧家世代出仕者多,其家乏人,即承其物业,籍隶阳图四甲,自此黄氏子孙于此繁衍生息。明末清初村名又易称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