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崇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崇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古时农村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有25户,为一里,取名里村,因靠市区南,故名。
明以前,泥瓦匠张招茹在此落户,取名招茹村,沿用中演化为赵儒村。
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郭姓来此建村,名郭家庄,后简称郭庄。
因村民皆是从柏香镇西小召迁来,为感念故里,故取村名为小召,又因其位置在东,沿用中称东小召。
因村周地势宽阔平坦而得名。
传汉朝以前村南村北各有一个谷沱,两个谷沱地下相通,终年有水,还有一条围村河,也和两谷沱相通,雨水再大,谷沱内水也不泛滥,因水都从地下运走了,后取村名水运。
传古时村西地势低洼,常年积水似海,故以地貌取名海里村,沿用中简称海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山西洪洞移民到此时,就有阎姓居住,村名阎庄。
原聚落分十八圪垯,南可望邙山,谚称“十八圪垯照南山”,故名。
晋代孝女杨香曾在此打虎救父,为表彰其孝行,以其姓名命名为杨香村。后又派生出一个村,在北,故称后杨香。
晋代孝女杨香曾在此打虎救父。为表彰其孝行,村以人名命名。后又在村北派生出一村,故取名前杨香。
传宋淳化二年(991),翰林院学士吕蒙正,因修史被皇帝问罪,携带家眷来此隐居,后成为村落,取名吕庄。
因东汉韩将军葬于此,故名。
元朝末年,陈友谅大将张定边葬于此地,后在墓冢南形成村落,取名大张村。
唐朝末年,因此处有二郎庙而形成集市,名二郎庙集。1949年以后,集市自行消失,改为二郎庙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