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原名峡口,1930~1932年,在宝库、黑林、东峡河汇合处修木桥一座,名济通桥,沟通了东峡地区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之后城乡居民陆续迁居此桥两岸。马步芳当局在此开设商号,修建学校,倡办集市贸易,峡口日益繁荣,桥头之名,从此开始。 [详细] |
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大通卫时,在今镇政府所在地筑城一座,高6.67米,底厚6米,顶宽4米,周围1860米,设有城楼、角楼、腰楼、月城、炮台、堑壕和东西两门。“城关”一名因此而来。 [详细] |
据传:元朝末年,这里是藏族居住的地区,建有一座小寺(土塔),后被毁。此地东西较高且靠东山根,象弯月状,故得名塔尔湾。因镇政府驻塔尔湾,故名塔尔镇。 [详细] |
该乡南北两面为山,中间一条沟道,由东西向西倾斜,故名。 [详细] |
黄家寨地区开发较早,西晋设长宁县时属长宁县管辖。元、明期间就有了黄姓居民在此居住,故村名以黄家寨命名。黄家寨乡因黄家寨村而得名。 [详细] |
“长宁”名称历史悠久,西汉修筑西平亭的同时,在此筑安宁堡,后来为取长久安宁之意,改名长宁堡。此后随时代变迁,行政区划反复变更,但“长宁”之名久兴未衰,沿袭至今。 [详细] |
六百多年以前此川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水肥草茂,且地处娘娘山之西南,故为景阳。 [详细] |
多林镇聚居着土、汉、藏三个民族,镇政府设在哈州村。1949—1956年名多洛乡,虽行政区划几经变更,镇政府驻地始终在哈州村。哈州村始建于康熙年间,有哈氏迁居于该地区域内,村因此得名。后因通婚关系现演变为林姓(镇名是否为“多洛”与“林”姓的合成,目前尚无文字说明)。 [详细] |
新庄镇辖有上山、下山、李家山、申哇、硖门、新庄、台其庄等十二个村,因镇政府驻地在新庄自然村而命名。 [详细] |
1949年建政时以山青林多之意得名青林乡。 [详细] |
因祁家寺前有四季常青的松林一片,故名为青山。1984年乡政府改名为青山乡沿用至今。 [详细] |
乡政府设在逊布村,逊布沟自然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嘉庆年间苏、铁等姓从互助逊布迁来此地,村以姓而得名(“逊布”语源于藏语,为姓氏)。1951年建政时,成立了逊让上、下两个庄,逊让一名沿用至今。 [详细] |
极拉村名据传来源于此地有座极哇寺。元末明初藏族居住此地。明代中朝马氏从河州迁居于此,遂此寺名为村名。因“极哇”、“极拉”近音,演化为极拉一词。新中国成立后改设极乐乡。 [详细] |
史书称石山堡。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大通改卫为县,将南闇门(今桥头镇)外,新城以南原属西宁的10堡(寨)划归大通县,石山被划入,新中国成立时建立了石山乡。 [详细] |
旧时称“拨科”。史料记载:“去县城西北四十里,为县治南条诸水之总。初名博罗冲克河。东流穿拨科山峡,东折向南……入西宁之北川……”。民国《大通县志》载:“去县城四十五里,居浩门河之南,自西至东二百余里……为通甘凉之道”,说的就是宝库河、宝库峡。“拨科”原为少数民族词汇,为何族语言,何意?虽无考证,但“宝库”一词源于“拨科”却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之初,设山城乡和宝库乡,1956年合并建立了宝库乡。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