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都匀市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都匀市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广惠街道位于都匀市城市中心区域,办事处驻地普安路53号八一小区内;有广惠路、剑江中路、剑江北路、文明路、环东北路、胜利路、普安路、新华路、环城西路、河滨路、民族路11条大街,32个小巷。面积15.79平方公里,人口8.6812万人,辖5个社区。辖区居民有布依、苗、水、瑶等30个少数民族,占辖区总人口的42.5%。旅游景点有都匀市东山公园、石板古街等。
以辖区内有古建筑物文峰塔而得名文峰街道。2014年4月批准成立(黔府函【2014】80号)。

辖区为原文峰路街道范围。

贵州黔南州都匀市文峰办事处。

解放前为一片农田,住户稀少,森林茂密,寨子被竹林团团围住,街道办事处驻小围寨,故名。小围寨街道于2003年元月由镇改街道。

小围寨街道于2003年元月由镇改街道。它位于贵州都匀市南郊,东与大坪镇交界,南与河阳乡毗邻,西与江洲镇接壤,北与沙包堡办事处、市经济开发区相连,办事处驻地距离市中心约4公里。全办总面积约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4.75公顷,林地面积105.22公顷。

小围寨办事处于2003年元月由镇改办事处。它位于都匀市南郊,东与大坪镇交界,南与河阳乡毗邻,西与江洲镇接壤,北与沙包堡办事处、市经济开发区相连,办事处驻地距离市中心约4公里。全办总面积约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4.75公顷,林地面积105.22公顷。
办事处辖7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有67个村民组,55个自然寨,共15749户,50012人,其中:农业户:5313,农业人口:18614。主要居住布依、苗、畲、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700人,占46%。全办土地面积80.5平方千米,其中田230公顷,地275公顷。

辖区内工商企业253个,个体经营户2150个。主要经济来源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经果林、养殖畜禽为主。2010年,全办工业总产值97100万元,农业总产值69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4元。

沙包堡办事处于都匀乃至黔南的交通枢纽上,有很多主干道穿境而过。主要有黔桂铁路、贵新高速、320、321国道。是贵州通往两广等沿海地区的南大门。各村通有水泥硬化公路,交通比较发达。

--人口总数:50012人 农业人口:18614人 非农业人口:31398人

--行政区面积:8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主要有布依,苗,畲,汉等民族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沙包堡,努力打造都匀投资兴业新热点

--所辖村:黄丰村,茶园村,龙江村,迎恩村,黄英村,剑水村,剑江村 生产总值:1040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名特产品:杨梅,草莓,花卉 办公所在地: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迎恩村

--自然条件:沙包堡办事处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气候特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冬寒冷干燥,夏秋高温,夏季雨量集中,年平均降雨量1430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6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0℃,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区。 。

杨柳街镇位于都匀市北部,距市中心约12公里,面积约119平方公里,与都匀市沙包保办事处、甘塘和麻江县谷硐镇、贤昌乡及贵家县打铁乡接壤,210国道、贵新高等级公路、黔桂铁路(镇辖区内有两个火车站站台)贯境而过。境内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斗篷山风景区。全镇总耕地面积为592多公顷,总人口数为1.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80余人,占总人口7.4%;少数民族人口7770余人,占总人口的65.4%,人均纯收入2242元。
洛邦镇位于都匀市东郊,距市中心约8.5公里,总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09万,人口1.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27人),辖附城、瓮桃、绕河、马场四个行政村、2个居(家)委会,98个村民组,现有基层党支部10个,2003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671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487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07.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2元。
坝固镇是都匀市的东大门,距市区约30公里。是黔南、黔东南两州三县(都匀、麻江、丹寨)的交汇处,区域面积141.5 平方公里。全镇辖7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120个自然寨。2003年全镇有农户5780余户,人口2.35万人。
大坪镇位于都匀市东部,总面积140多平方公里,距市区约18公里,辖18个村,3个居(家)委会,全镇共6020余户总人中2.33万人,(其中:农村4990余户,2.17万人),行政区域内聚居着布依、苗、水等少数民族,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7454万元,同比增长36.6%;财政收入完成1044.45万元,同比增长27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07元招商引资250万元,劳务输出1546人,汇回资金580万元。
相传,明代聚居于墨冲镇境内的少数民族已开始种植小麦,故名“麦冲”,后取谐音名为墨冲,镇由此得名。明代,墨冲镇一带称麦冲堡。

民国时期,设墨冲区、乡。

解放初期,名墨阳乡,为原都匀县第五区驻地。

1953年,设墨冲镇及新庄、重坡、翁江3乡。

1958年,1镇3乡合并为墨冲公社。

1959年,为墨冲管理区。

1962年,复称墨冲公社。

1984年,墨冲公社改为墨冲镇。

1991年,凤席乡并入墨冲镇。

墨冲镇地处贵州省南部,是都匀市的南门重镇。距都匀市中心约30公里,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总人口2.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40多人。地形呈东南走向,东邻良亩乡,南抵独山县麻万镇,西南与沙寨乡接壤,西与平浪镇毗邻,北与河阳乡相接,是布依、苗、水等少数民族的云集地。

平浪镇原政府旧址仅彝族农民居住,彝语称矣皮蒗。矣:水,皮:岔口,蒗:菁,意为几条菁水汇合之地。后将矣皮蒗正音定名为“一平浪”,镇名由此而来。民国时期,平浪镇境域为南区平浪堡。

1953年,建平浪、平卡、平省3小乡。

1955年,平浪、平卡合并为平浪乡。

1958年,平浪、平省2乡合建团结公社。

1959年,团结公社划为平浪、平省2管理区。

1962年,成立平浪、平省2公社。

1964年,平省公社并入平浪公社。

1984年,平浪公社改为平浪乡,属平浪区。

1991年,由平浪乡改为平浪镇。

2014年,同意撤销都匀市平浪镇、凯口镇、石龙乡建制,设置新的平浪镇,以原平浪镇、凯口镇、石龙乡地域为新设置的平浪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平浪村。

平浪镇位于都匀市西南部,距市区约31公里,面积约94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12上村80个村民组(行政村改革后并为5个村),共3047户,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镇有在册耕地9601亩。

凯口镇是农业大镇,继续发挥农业大镇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形成一条以板粟为龙头,带动茶叶、经果、药材等经济作物发展。大力推广畜牧业,引进良种畜牧品种,发展养猪、养牛为主的畜牧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以七星洞、望香台为主的两个溶洞群落,作为都匀地区旅游线路申报,将鲤鱼滩景点建成黔南州野外生态垂钓基础。
因作为都匀毛尖茶的主产区,故名。解放前属贵定县猴场堡区。

1956年9月贵定县将凌云乡、富溪乡归都匀县。

1958年属江州区,下辖凌云、富溪、摆忙三个乡。

1991年撤区建镇,辖江洲镇、摆忙乡。

2014年撤销江洲镇、摆忙乡组建毛尖镇。

2014年,撤销都匀市江洲镇、摆忙乡建制,设置新的毛尖镇,以原江洲镇、摆忙乡地域为新设置的毛尖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江洲村。

因位于都匀市境东部而得名。匀东镇是贵州省都匀市2014年4月14日批准新成立的一个镇。

2014年,撤销都匀市王司镇、坝固镇、大坪镇、洛邦镇建制,设置新的匀东镇,以原王司镇、坝固镇、大坪镇、洛邦镇行政区域为新设置的匀东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大坪村。

以水语得名,归指溪流两旁的山峰,兰在水语中意指溪流。1949年11月属第四区。

1957年划归三都县。

1961年复归都匀。

1962年建立阳和、基场、奉合公社。

1967年建立阳和、基场、奉合公社革命委员会,属王司区委。

1980年改建阳和、基场、奉合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建立阳和、基场、奉合水族乡人民政府。

2014年撤销阳和、基场、奉合水族乡行政区域合并组建归兰水族乡至今。

2014年,撤销都匀市奉合水族乡、阳和水族乡、基场水族乡建制,设置新的归兰水族乡,以原奉合水族乡、阳和水族乡、基场水族乡地域为新设置的归兰水族乡行政区域,乡人民政府驻奉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