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鄂州市各区地名由来

鄂州市各区地名由来

  因境内湖泊梁子湖而得名。梁子湖原名鄂渚,据《武昌县志》记载:“鄂渚即樊湖。乘鄂渚而返顾。昔鄂君乘青翰之舟,刘向<说苑>案:鄂渚在江夏距黄鹤楼上三百步。《舆地记》云:云梦之南,是为鄂渚。”至唐代,鄂渚又名樊湖,至宋代1038年,县令薛季宣《武昌士俗编》第一次出现“梁子湖”之说,樊湖更名为梁子湖。 [详细]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南征途经此地,因此地风景优美,遂取“花容月貌”之意而赐名为“华容”。又据宋代王象之撰《舆地纪胜》载:南朝梁武帝信奉佛教,在武昌县西六十里处建皇家寺院,赐名华容寺而得名。 [详细]
  因鄂王曾在境内建立都城而得名。据《武昌县志》载:“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乃立......中子红为鄂王”。中国水运日报社张后铨先生的鄂君启节价值与东鄂地望考略载,熊红始封于马迹乡(今大冶市金牛镇附近的胡彦贵湾),因其地偏僻,交通不便,不久便迁徙至西山脚下。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柯愈春先生在<<樊楚旅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载,熊红为鄂王,至樊山,驻地开发,安民建城,后称为鄂王城。1914,寿昌县(今鄂州市)更名时,据此改为鄂城县。1984年,鄂州市设立县级城区时,仍沿用该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