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高县蕉村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高县蕉村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相传此地深山曾飞出金凤凰,寓意村内男女身体健康,少病痛之折磨,生活吉祥如意,故名。1992年调整全县区、乡(镇)建制,实行撤区并乡建镇。

原蕉村乡、龙潭乡合并建立蕉村镇,辖1个街道居委会。

2005年6月17日,高县人民政府发文撤销蕉村镇街道居民委员会,组件凤凰社区居民委员会,凤凰社区居民委员会辖4个居民小组,2021年1月村级换届选举减少一个居民小组,现辖3个居民小组,后沿用至今。

2000建立,由蕉村场和龙潭街合建凤凰社区。是蕉村镇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驻有机关、企事单位12个,辖两个居民小组,855人。

蕉村镇青云社区地处顶鼓山脚下,位于高县南部,面积8.63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组,723户,2861人,人均收入18530元。主要以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综合发展为主。近年来,青云社区以巩固提升乡风文明行动成果为重点,突出抓好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惠民和移风易俗等工作,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获“四川省文明村”荣誉称号。

魅力乡村“育”文明

青云社区改造低产茶园和危房,新建文化广场和入户路。“三有”、“五通”覆盖全社区,全面提升村民生活生产水平;发展优质茶6500亩,茶果、花卉立体套栽3000余亩,茶叶收入突破千万元。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评比制度,每月一评,月月公示,引导群众解决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杂物乱放、家禽乱跑等环境卫生顽疾。

移风易俗“讲”文明

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红白事项规程、禁黄,毒规定的导向作用,家家签承诺,人人盖手印,营造“坏事大家管、歪风大家纠”的浓厚氛围。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作用,带头不请客、不收礼、不送礼,倡导红白喜事简办,革除陋习,移风易俗。

文化阵地“种”文明

通过道德讲堂、农民夜校、家风家训等,实现“建好阵地、传承文化、幸福群众”的目标。建立乡贤队伍、乡风文明宣讲队伍、文艺活动队伍,坚持“请进门”、“送上门”的原则,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好阵地“转起来”,让群众“乐起来”。

先进典型“树”文明

利用道德评议会,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星农户”的选树活动,结合道德红黑榜,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汇聚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村民吴家容获“四川好人”、高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高县“忠孝楷模”荣誉称号。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青云人将创新发展,奋力打造风景秀美、生态宜人、产业集聚的“幸福美丽”新村。

该村境内有一亭台名御风亭“御风”谐音“裕丰”,村名遂为裕丰村,故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裕丰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蕉村乡,改为裕丰村,沿用至今。

裕丰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先丰、前丰、华丰、东丰、银丰、永丰、高丰、云丰、金丰9个村民小组,2000人,耕地面积1816亩,有储量丰富的白煤、石灰石、方解石。

解放初期曾建文治村而沿用其名。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辖竹林包、郭家村、大沙田、沙地头、楠木园、还房子、黄泥湾、大湾头、邓家湾、大厂坝、新民11个村民小组,3726人,耕地面积3599亩。

此名寓意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美好未来,故名。解放初期成立联民村,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后来改为联民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更名联民村,2019年建制调整撤销联乐村、幸福村、联民村,合并设立联民村,沿用至今。

解放初期建联民村(又名联盟)而沿用其名。幅员面积7.2公里,辖荔枝坡、瓦房头、窑厂榜、大坪上、猫猫沟、石板桥、柏香林7个村民小组,1311人,耕地面积2065亩。

该村境内有五个合作社,其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故以“联合”为村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联合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改为联合村,沿用至今。

以五个农业社合并名联合耕作区,沿用其名。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辖鲁家村、大地头、大地湾、蔡家山、开口头、点灯包、黄角咀、熊家冲8个村民小组,2186人,耕地面积2209亩。

龙潭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该地名为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龙潭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1992年建制调整龙潭乡与蕉村乡合并为蕉村镇后改为龙潭村,沿用至今。

原名兴隆,地处原龙潭乡驻地而更名。辖水头坝、大山、毛家林、青杠坡、长冲沟、喻家村、兴隆、元包田、落木沟、河坝头11个村民小组,2633人,耕地面积2387亩。

万古寺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万古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改为万古村,沿用至今。

以境内庙宇万古寺而得名。辖黄角包、上马冲、燕子岩、对庄湾、大田、大坪、坡上7个村民小组,1516人,耕地面积1516亩。

此名寄托当地政府希望群众和谐相处,懂道理讲仁义,故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仁和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改为仁和村,沿用至今。

曾建仁和村沿用其名。辖荒榜、新屋基、屋基头、啄头岩、高坎子5个村民小组,1205人,耕地面积988亩。

龙政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小地名为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龙政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改为龙政村,沿用至今。

境内有龙背山,清同治五年《高县志》载,据传移甫县废址。唐武周大足元年(701年)高州领三县、移甫、柯巴、(今可久)、徙西(今筠连正州)因早年建龙政村沿用其名。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辖斯里林、大村子、石岗咀、柏杨林、龙榜5个村民小组,1500人,耕地面积1500亩。

此村由德高、平和两个村合并组成,各取一字为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德平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改为德坪村,沿用至今。

德高、和平两村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幅员面积约8.3平方公里,辖棬子坪、菜子田、毛家坝、大田榜、中心、桐子坪、牛心山、德华冲、简干田、人足板10个村民小组,1898人,耕地面积2403亩。

该村由吉安、新政两村合并组成,各取一字命名吉新,故名。1956年2月,蕉村乡、潭村乡合并为蕉潭乡,是为蕉潭乡吉新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复为龙潭乡,改为吉新村,沿用至今。

吉安、新政两村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幅员面积4.5公里,辖榜上、操场坝、土地坪、沱田湾、文家坝、长田榜、山背后、杉树湾、罗罗田、黄桷坪、腊子榜、灯盏窝12个村民小组,2036人,耕地面积1948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