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后龙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后龙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04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原南埔镇外厝村及西枫村整村搬迁后龙镇,其他涉及仙境村、东山村、先锋村、施厝村等多个自然村部分群众拆迁,安置在栖霞小区,该小区于2004年部分群众开始入驻,2006年9月各配套组织挂牌成立,冠名为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栖霞社区。

1991年投入使用,内设工人文化宫、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影剧院,养老院,体育场等。

原主要为福建联合石化有限公司员工居住,2017年,石化安控区搬迁群众入住此小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后龙称为后龙乡或后龙公社;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改乡为镇;在早期,后龙村是一个自然村,人员大量迁入,慢慢形成以后龙村为中心的各个自然村;1956年以后龙村为名,形成一个村委会。

明、清属九都梅峰铺;明国属梅东乡鲤峰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坝头)、九区(南埔)、十三区(郭厝)鲤峰乡、南埔区岩石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鲤峰大队;1961年拆分为后龙公社上西大队,1985年改设为上西村委会。

1911年,成立鲤峰保,由(峰前村、上西村、许厝村)三村合并编成保;中华人民国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改为鲤峰乡;1961年鲤峰乡分为三个大队,峰前大队;1984年改后龙镇峰前村。

据前清惠安县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名为群团大队,取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之意;1987年因机构改革更名为许厝村委会。

前厝、埭北、丁伍厝、顶庄、下庄、许厝、隔壁共7个自然,简称七社。

明清时期的涂坑(涂山)属八都,九都梅峰铺;民国时期,属梅来乡,涂山为一个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涂山乡;公社化时为涂山大队,体制下放后,于1985年属涂山大队拆为4个行政区,涂坑是以一个村庄为行政村。

后田由土坑派衍而来,土坑刘氏由中原河南固始于唐天宝749年入闽,刘韶为始祖,居莆田涵江沙板,后迁秀屿前云,明朝入驻土坑,隶属惠安县后龙乡;1985年6月土坑大队分别成立四个行政村,后田为之一;明、清属九都梅峰铺;民国属梅东乡涂山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坝头)、九区(南埔)、十二区(郭厝)涂山乡;1956年属南埔区岩山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涂坑大队;1961年属后龙公社涂坑大队;1985年6月与涂坑大队拆分改设为后龙乡后田村委会。

明、清属九都梅峰铺;民国属梅东乡涂山保;1949年冬,属八区(坝头)、九区(南埔)、十二区(郭厝)涂山乡;1956年属南埔区岩山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后龙公社涂坑大队;1985年拆分设立后龙乡后墘村委会。

明、清属九都梅峰铺;民国属梅东乡三川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坝头)、九区(南埔区)三川乡;1952年为十二区(郭厝)鹳山乡;1955年改为割山乡;1956年属南埔乡三川乡;1958年起先后属超先公社后龙管区和平大队;1961年拆分为后龙公社割山大队;1985年设为后龙乡割山村委会。

民国期间,属惠安十九都,尔后为九都梅峰铺,在保甲制时为一个保;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后区分制时为塗山乡辖区内,公社制时为土坑大队第四片区,县乡制时由土坑大队就分为四个行政村,东山村就是其中一个行政村;经过了2003年一体化土地拆迁;2009年安全隔离带拆迁、东山、新厝二个自然举村拆迁,安置在栖霞、柳山小区,但多数仍在蔡岭、白石安建房定居,户口未迁出,人口不变。

民国初期仍沿清制;到1928年始设区;1941年属第三区的梅东乡;1949年9月属坝头区三川乡管辖;1951年6月划归南埔区(第九区);1952年6月设十二区于郭厝后亭村,又划归郭厝区;1956年并区并乡,设三川乡,重归南埔区;1958年撤区并乡属后龙乡,同年9月人民公社化,属惠安超先公社后龙管区的和平大队;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条例后,改制为后龙人民公社;后龙大队同时划分为刈山、田里、和平三个大队;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时,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即田里村委会;田里村曾是抗战后期中共惠安县地下党中心据点所在地,亦是原三川乡政府、和平大队办公场所。

明、清属九都梅峰铺;民国属梅东乡三川保;1949年冬起先后属八区(坝头)、九区(南埔)、十区(山腰)、十二区(郭厝)三川乡;1958年属超先公社置和星大队;1961年拆分成立后龙公社和星、和东大队;1965年仍并为和星大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备战大队。

1977年恢复和星;1980年改称坑仔底大队;1985年改设为坑仔底村委会。

柳亭村原属郭厝村,1999年后由后柳、后亭、后吴三个自然村合并为柳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