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滑县城关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滑县城关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寓意鲜明美丽、美好尊贵、大气有内涵。
明代,修滑县城时,每村修若干垛口,全城有三千六百个垛口,唯例外,只因不愿接受摊派,被称为跨村,后来叫跨庄。由于语音讹传称之孔庄。1958年以方位改为“东孔庄”。
北宋大观年间,本村属朝庭耿氏都堂后花园,故取名耿园,延续至今。
据老奶庙碑文记载,原名“西史固”,在明洪武年间,唐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以姓氏更名“唐庄”,后来,唐庄东街称东唐庄。1988年改为城关镇唐庄东街。
老奶庙碑文记载,原名“西史固”,在明洪武年间,唐氏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以姓氏更名“唐庄”,后来唐庄西街称西唐庄。1988年改为城关镇唐庄西街。
据村菩萨庙碑文记载:因此地多树林,明崇祯五年(1652)村名叫“小林子头”。清乾隆十八年和咸丰元年(1985)的碑文记载:初叫东林子头村,后改“东林头”。
菩萨庙碑文记载,此地因有森林,明崇祯五年(1632)叫“小林子头”,清乾隆十八年(1753)叫“西林子头”,后来简称“西林头”。
关帝庙碑文记载,明代以前就叫“贾固”,明洪武年间,从洪洞迁民于此,但其村名未变。
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此处住有几个野霸开店,由此得名野店,沿用至今。
在明洪武年间,有山西省洪桐县迁居于此,因居黄河滩地四周沙丘,故名“沙沃”,。
据《同治滑县志》记载,村名原叫“史固”,传洪武年间自洪洞县迁居于此,沿用原名至今。
明代以前此地原有人家定居,明洪武年间又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新老户合居故名“双村”,沿革为“双村营”。
明代年间,因村南黄龙潭中有一夜明珠,每晚珠光照射村庄,故起名宝光村,清代年间改名珠照村沿用至今。
在明代,有裴、宋、孔三姓人家自宋林相继迁居于此,因姓裴的有财有势,取名裴小庄,解放后改名为东小庄。
据关帝庙碑文记载,宋代,有个人叫苗广义,在朝中官至军师,以苗姓得名苗固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