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鞑濠”“达头埠”“达埠”,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前属潮阳县奉恩乡,之后属潮阳县招收都,是都驻地。 民国十年(1921年)~1956年11月,属潮阳县第三区,是区公所驻地。 1956年12月~1958年8月,设达濠镇。 1958年9月~1961年2月,属汕头市郊区红旗公社、达濠公社。 1961年3月~1975年11月,属潮阳县达濠公社。 1975年12月~1983年,属汕头市郊区。 1984年1月,汕头市达濠区成立,设达濠、青篮等4个街道和14个乡。 1987年3月,达濠、青篮街道合并为达濠街道。 2003年3月,撤达濠区、河浦区,设立濠江区,达濠街道建制不变。 |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潮阳县第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949年,隶属潮卫县第三区凤安乡。 1950年~1958年8月,隶属潮阳县第三区、达濠镇。 1958年9月~1961年2月,隶属汕头市郊区红旗公社、达渔公社。 1961年3月~1975年11月,隶属潮阳县达濠公社。 1975年12月~1983年,隶属汕头市郊区达濠公社、达濠镇。 1984年,汕头市达濠区成立,同时设置马滘街道办事处及其他街道办事处。 2003年,达濠区、河浦区合并为濠江区,马滘街道办事处建制不变。 |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潮阳县第三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7月,礐石划归汕头市。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珠园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撤珠园乡,各村隶属潮阳县第三区但蜈田、上人家、苏安等村划归汕头市。 1952年8月~1956年11月,珠浦、葛园、西墩、茂洲、头村、中村、尾村、磊口、松山、棉花等村隶属潮阳县第十一区(河浦区)。 1956年12月~1958年9月,复置珠园乡。 1958年9月~1961年2月,撤珠园乡,原辖10个行政村隶属汕头市郊区红旗公社、达农公社。 1961年3月~1975年11月,隶属潮阳县达濠公社。 1975年12月~1983年,隶属汕头市郊区达濠公社(镇)。 1984年,达濠镇与礐石公社并,成立达濠区,设置礐石街道办事处和珠浦乡。 1987年2月,复置珠园乡。 1992年1月,撤珠园乡改设珠园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不变。 2002年1月,礐石、珠园两个街道合并为礐石街道,辖原礐石、珠园两个街道区域。 |
明代以前,广澳湾是荒僻海疆瘠地,后渐有人到此捕捞、垦地,聚落零散,故有“广澳十八乡”之称,自古以来是海防要冲。 明、清属潮阳县招收都。 民国十年(1921年)至1956年,属湖阳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潮阳县第三区南衡乡。 1956年12月,撤区并乡,成立广澳乡和潮光乡。 1957年12月至1958年8月,广澳乡和潮光乡并入达濠镇。 1984年,三寮、溪头、大土会、河渡合为下五乡。 1989年1月,划入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广澳管理局。 1991年11月,划归达濠区,更称为达濠区广澳街道办事处。 2003年3月,撤达濠区、河浦区,成立濠江区,广澳街道办事处建制不变。 |
1952年8月至1956年11月,隶属潮阳县第十一区(河浦区)。 1956年12月至1957年10月,隶属潮阳县钱塘乡。 1957年11月至1958年5月,属潮阳县河浦乡。 1958年5月至1961年2月,划归汕头市郊区,隶属红旗公社、达农公社。 1961年3月至1983年12月,属潮阳县河浦公社。 1984年至1987年2月,隶属潮阳县河浦区公所。 1987年3月至1994年5月,隶属原潮阳县(市)河浦镇。 |
宋元以前属朝阳县奉恩乡。 明、清至民国初属招收都。 民国十年(1921年),属第三区。 1952年,称第十一区。 1958年5月划归汕头市郊管辖,同年9月并达濠镇、河浦乡、珠园乡成立红旗公社。 1959年5月,红旗公社析为达渔公社和达农公社,三河街道片区属达农公社。 1961年3月,改为河浦区公所复归朝阳县管辖。 1987年2月,改为河浦镇。 1994年4月,设为缸头市河浦区,同年6月设立三河街道办事处。 2003年,汕头市区域合并隶属濠江区管辖。 2004年,经市政府同意更名为河浦街道办事处。 |
明、清属潮阳县招收都。 民国十年(1921年)2月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属潮阳县第三区。 1949年10月至1952年7月属潮阳县第三区。 1952年8月至1956年11月属潮阳县第十一区。 1956年12月至1958年5月属潮阳县河浦乡。 1958年6月至1961年2月属汕头市郊区红旗公社、达农公社。 1961年3月至1983年属潮阳县河浦公社。 1984年至1987年2月属潮阳县河浦区公所。 1987年3月至1994年6月属潮阳县河浦镇。 1994年6月成立汕头市河浦区,设置玉新街道办事处。 2003年3月13日撤河浦区、达濠区成立濠江区,玉新街道建制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