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凉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凉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龙门镇。

1949年9月后,属城关区。

1952年7月,属第十三(城关)区。

1953年,属城关镇。

1997年12月,撤销武威市城关镇,设立武威市东大街街道。

2001年10月,武威撤地设市后,东大街街道改属凉州区。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青云镇。

1949年9月后,属武威县城关区。

1952年7月,属武威县第十三(城关)区。

1953年,属武威县城关镇。

1985年4月县改市后,属武威市城关镇。

1997年10月,撤销武威市城关镇,成立西大街街道。

2001年10月,武威撤地设市后,西大街街道改属凉州区。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东关街街道属龙门镇。

1949年9月,属武威县城关区。

1952年7月,属武威县第十三(城关)区。

1953年,属武威县城关镇。

1985年4月,属武威市城关镇。

1997年10月,撤销武威市城关镇,保留东关街道。

2001年7月,东关街街道改属凉州区。

1981年12月,设立城关镇西关街道。

1985年4月,县改市后,属武威市城关镇。

1997年10月,撤销武威市城关镇,保留西关街道。

2001年7月,西关街街道改属凉州区。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青云镇。

1949年9月后,属武威县城关区。

1952年7月,属武威县第十三(城关)区。

1953年,属武威县城关镇。

1985年4月,属武威市城关镇。

1997年10月,撤销武威市城关镇,保留火车站街道。

2001年7月,火车站街街道改属凉州区。

2004年8月,由东关街街道析出荣华社区、高坝镇析出新关村,设立荣华街街道。

2022年4月,武威市凉州区宣武街街道团工委被评为2022年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工)委”。

西汉至十六国时期,黄羊镇境域分属武威郡张掖县和鸾鸟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1949年9月,分属靖边、张义区。

1952年7月,属第十一区(靖边)。

1956年1月,分属黄羊、二坝乡。

1958年10月,属黄羊公社。

1961年5月,分属广场、二坝、七里公社。

1980年3月,从广场公社划出镇区部分设立黄羊镇。

1983年7月,境域分属广场、二坝、七里乡和黄羊镇。

1986年1月,广场、七里乡并入黄羊镇。

2004年7月,二坝乡并入黄羊镇。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武南镇境内属武威郡姑臧县和鸾鸟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境域分属武威县古城、大河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分属古城、大河区。

1952年7月,属第九区(古城)、第十区(大河)。

1956年1月,撤区并乡,为大河、中畦乡。

1958年10月,大河、中畦乡合并成立大河公社。

1962年,分属大河、中畦、东河公社。

1983年7月,设立武南镇。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清源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属武威县白塔、大河乡。

1949年9月,属白塔、大河区。

1952年7月,属第十四区(清源)。

1956年1月,为清源乡。

1958年10月,由清源、清水、长城乡合并成立清源公社。

1962年,分设为清源、清水、长城公社。

1983年7月,为清源乡,同时设立新地乡。

1986年1月,清源、新地乡合并设立清源镇。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永昌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永昌镇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永昌镇复归姑臧县。

元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只必铁木耳在境内筑新城设立永昌府;十五年(1278年),置永昌路,永昌路治所即为永昌府。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威县永昌乡。

1949年9月,属永昌区。

1952年7月,属第五区(永昌)。

1956年1月,撤区并乡,为永昌、和寨乡所辖。

1958年10月,永昌、和寨乡合并成立永昌公社。

1962年,分设为永昌、和寨、石羊公社。

1964年12月,撤销石羊公社,所辖划归永昌、四坝、南安公社。

1983年7月,政社分设,分属永昌、和寨乡。

1986年1月,永昌、和寨乡合并设立永昌镇。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双城镇境域分属武威郡休屠县和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襄城县,襄城县治所即在今凉州区双城镇境内。

唐宋年间,分属神鸟县和嘉麟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威县双城乡。

1949年9月,属双城区。

1952年7月,属第六区(双城)。

1956年1月撤区并乡,为双城乡。

1958年10月,成立双城公社。

1962年,分设为双城、南安、四坝、洪祥公社。

1983年7月,分属双城、南安乡。

1986年1月,双城、南安乡合并设立双城镇。

1949年以前,属河东乡、河西乡。

1950年,为河西区的丰乐、红寺乡及上河清大半、河东区(九区)的大庄、中截乡。

后几经分合。

1958年,由大庄、中截乡合并成立全丰公社。

1959年,改名丰乐公社。

1983年,改为丰乐乡。

2017年,丰乐乡撤乡设镇。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高坝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1912年后,分属武威县大柳、大河、金塔乡。

1949年9月,属大河、大柳、金塔区。

1952年7月,属第三区(红崖)、第十区(大河)、第十八区(南营)。

1956年1月,撤区并乡,为高坝、六坝、新华乡。

1958年10月,为新华公社,高坝和六坝合并成立高坝公社。

1962年,高坝公社分为六坝、高坝公社,新华公社分为新华、建设公社。

1983年3月,政社分设,设六坝、高坝、建设乡。

1986年1月,新华乡并入高坝乡。

1991年11月,高坝撤乡建镇。

2004年7月,六坝乡并入,原辖新关村划入荣华街道。

2004年7月,建设乡并入高坝镇。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金羊镇境域属武威郡姑臧县。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

唐宋年间,复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分属武威县金羊、金塔乡。

1949年9月后,属金羊区。

1952年1月,属第一区(金羊)。

1956月,撤区并乡,为金羊乡。

1958年10月,金羊、金沙、中坝乡合并成立金羊公社。

1962年,划分为金沙、中坝、金羊、新鲜公社。

1983月,设金羊、新鲜乡。

1984年,金羊、新鲜、金沙乡合并为金羊乡。

1991年11月,分设为金羊、金沙乡。

1997年10月,金羊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