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荔波县甲良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荔波县甲良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甲良村位于甲良镇中心,东与方村乡红泥村接壤,南与本镇梅桃村毗邻,西与独山县基长镇塘坝村交界,北与本镇丙外村相连,距荔波县城37公里,独荔公路、甲麻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年均温度15.2℃。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9.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3亩,其中:田1979亩、地1224亩,全村公益林面积达10853亩,森林覆盖率50%,牧草地面积15000亩,土壤主要有硅铝质红壤和钙紫色为主,地下水资源中等。辖24个村民小组(下甲言、上甲言、小甲言、干尧组、干广组、老街组、吊井组、对门沟组、蔡家组、马道组、牛行二组、牛行一组、拉料组、上塘米组、下塘米组、金对四组、金对三组、金对二组、板六组、拉干组、林场组),21个自然村寨,1556户,4960人,劳动力3100人,主要居住着布依族、水族等。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辣椒、西红柿为主。全村粮食总产量20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875元。

梅桃村位于甲良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455户,1962人,耕地面积1641亩,其中田面积1256亩,土面积385亩。由于历史及环境因素,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养殖业,群众大多数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经济为主,经济基础薄弱。为结合村情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实体,近年,梅桃村积极引进公司到村落户,大力发展桑蚕、茶叶等产业,群众收入不断得到增加,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丙外村是一个位于甲良镇东北部的水族村寨,全村由22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国土面积18.9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6.5公里。现有597户2585人,其中少数民族占99.9%以上,是水族同胞聚居地。丙外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殖业为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778元,村内共有205户低保户,611人,19户五保户。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1959人,农医保伪B试谌蛭挥谥邢滤健1獯宕蟛糠执迕褡樽溆谏酵莸兀钐跫喜睿乇鹗桥┮祷∩枋┙ㄉ杞衔∪酰饕宰愿宰愕淖匀痪梦鳌�

一、村支两委情况

丙外村现有党员45名,其中贫困党员2名,60岁以上的24名,大专文化的2名。村支两委干部5名,其中村支委2名,村委会3名。平均年龄39岁,高中文化3人,初中文化2人。村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村委会在村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群众对村两委有较强的信赖。

二、全村山地及耕地情况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丙外村共有耕地面积1478亩(其中,田1015亩、土363亩),森林580亩,有荒山2600亩,退耕还林面积1980亩。

三、受教育现状

共有3所学校19名教师256名学生。学龄前儿童58人,初中及以下576人;高中(职高)78人;大专以上15人。劳动力培训160人,其中:养殖业技术培训27人,种植业技术培训83人。

四、劳动力现状

全村共有劳动力830个,外出务工60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260人,季节性外出务工340人,主要务工工种建筑、机械、餐饮、家政;主要务工流向:广东、浙江、福建。

五、道路现状

全村路面硬化覆盖率为60%,共有公路11公里,其中:硬化路1.45公里,凝结石路9.55公里,未通公路的组5个,占525人。

六、发展项目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建设,完善丙外村办公大楼和医疗室组建。解决七星、丙外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60万元人民币,覆盖11个村民小组386户,受益人口2865人。

2、修建水窖300口用于全村的农田水利灌溉,灌溉面积1200亩,预计投资120万元。

3、发展以合坡400余亩的经果林,种植雪桃,预计投资16万元,年产60万公斤,产值100万元,带动群众脱贫致富1300余人。

4、以七星田坝、定坝田坝、交抹田坝共150余亩发展西红柿、四季豆等蔬菜种植,年产值45万元,带动6个村民小组800余人脱贫致富。

5、创建药材种植示范户,金华甲沙、格呆坡、丙外甲税坡等地300亩发展金银花种植,年亩产值2000余元,总收入100万元,带动四个村民组600余人脱贫致富。

6、利用现有养殖基础,大力发展养鸡、养鸭产销一体化。

甲站村位于甲良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1.5公里,水电路基本实现,属二类贫困村。全村总面积12.39平方公里,共有12个村民小组472户2231人,耕地面积1511亩,其中田1153亩,土358亩。由于历史及诸多方面的原因,12个村民小组居住在山区丘陵半山腰地貌上,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域经济结构单一,群众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养殖业,农业缺乏资金投入,大部分经济家庭基础薄弱,2008年人均纯收入1280元/人,人均吃粮270公斤。

为加大对甲站村的扶持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08年得到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荔财政字〔2008〕88号、荔开发办〔2008〕26号文件)项目批准。项目总投资38.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2万元,群众自筹6.7万元。项目内容:道路硬化面积960平方米,总投资8.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糖蔗种植面积240亩,总投资12.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1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茅草房改造21栋1260平方米,总投资10.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9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通组公路长1公里,宽4.5米,总投资6.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

工程效益:通过项目实施,转变项目区群众的种养殖业观念,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技术培训,增强褐诘目萍家馐丁⑸唐芬馐逗褪谐∫馐叮⒄古┐逄厣担铀偈迪峙┮挡祷蹋俳┐寰梅⒄埂>吞钦嶂种埠偷把佳诚钅浚镏�86户贫困户、低收入户增收9.84万元,全村人均增收87.7元。道路硬化项目,解决板培、板勇两个组的路面硬化1500平方米,彻底改变76户302人行路难问题,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茅草房改道项目,改善住户居住结构,给贫困山区发展经济提供基本条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通组公路项目,解决塘连组18户82人交通落后面貌,减少群众劳动强度和农业投资成本。

甲高村位于甲良镇的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一个布依族集居村。全村国土面积为11.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481亩(其中田面积1151亩,土33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596户2520人。

由于历史及环境等多种不利因素,甲高村经济、社会、文化相当落后,群众大多数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近年来,为改变落后的乡村面貌,在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甲高村支“两委”领导立足村情,积极探索发展济济发展路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通村组公路、人畜饮水工程等建设;大力发展种养殖,发动广大村民饲养蛋鸭、瑶山鸡;扩大种植辣椒种植规模、稳定桑蚕等多种经济作物,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甲新村位于甲良镇比较偏僻的东北部布依村寨,距镇政府所在13公里。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488户,2264人,人,耕地面积1399亩,其中田面积1087亩,土面积312亩。由于历史及环境因素,甲新村人民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群众大多数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我镇结合甲新村情实际,大力扶持甲新村级经济发展,立足村民们利用河流优势饲养本地鸭的悠久历史,利用甲新村大多数村民组分布在沿河两岸优势,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拓宽农民经济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益觉村位于甲良镇比较偏僻的西南部布依村寨,距镇政府所在9公里,国土面积为32.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1亩(其中田面积1256亩,土面积385亩)。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485户,2036人。

近年来,为结合村情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实体,益觉村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契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通村组公路、人畜饮水工程等建设;同时,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种桑养蚕、扩大辣椒种植规模,积极引进公司到村落户,进一步扩大新增茶叶培植面积,村级经济实体逐渐增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年改善,农民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新场村地处甲良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辖35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寨,全村共有25个自然村寨,35个村民小组,共870户,407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7%以上,主要为布依族,其中劳动力2628人,外出务工人数500余人,新场村已成立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工作、依法治村、调解委、禁毒、消防、卫生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有25个护村护寨及义务防火队,共250余人。全村土地面积3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11亩,其中:田2829亩、土382亩,经济总收入20万元,新场村种出大米纯香可口,在当地有“大米之乡”之称。农民人均收入1195元。目前已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电话、电视的目标,村寨治安状况良好,农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石板村地处甲良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385户,159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7%以上,主要为布依族。全村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年均温度15.2℃。石板村已成立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工作、依法治村、调解委、禁毒、消防、卫生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有13个护村护寨及义务防火队,共125余人。全村土地面积22.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6亩(其中:田1478亩、土148亩)。经济发展主要是西红柿、大米及养殖业。目前已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电话、电视的目标,村寨治安状况良好,农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双江位于方村乡政府驻地,东与水利乡尧棒村接壤,西与丙花村共界,南连红坭村,北靠拉街村。方村两条河交汇在此。全村辖23个组,共970户3748人,布依族占总人口的98%,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31亩。属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早熟蔬菜,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这里风光旖旎,有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村寨,沿河为各地游客垂钓的理想去处。

近年来,双江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带领全村人民发展种养业,实施退耕还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两条与独荔公路相连接的油路,还有三条通组水泥路。201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80万元,人均纯收入4230元,已全部实现组组通电、通水、通公路的目标;电视覆盖率达100%,计划生育实现“村民自治”。

一、基本情况

红坭村位于方村乡北部,东与水利乡尧棒村接壤,西与甲良镇甲良村、丙外村共界,南连本乡双江村,独荔公路和方村河贯穿全村。全村辖15个村民组,共603户258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495人,劳动力为1596人。红坭村平均海拔84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年日照数1200小时,无霜期310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一年二熟农业气候区。

红坭村土地总面积1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6.72亩,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人均基本农田面积为0.35亩。林地总面积7650.6亩,经济结构主要由粮食及少量经济作物和家庭小种养殖业构成。目前,已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势

独荔公路贯穿整个红坭村,交通极为便利,水资源丰富,群众积极性高。村支两委结构科学合理,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且种养殖基础好,我乡经多方努力,在红坭村创办了养殖示范点,建成红坭养殖示范场,目前养殖场共有内、外二元母猪104头,种公猪2头,现已产仔1000余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尧并村地处方村乡西南部,距离县城50公里,国土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地貌属于缓冲丹霞丘陵地形,地势比较险峻,很难找到一块比较平坦的地皮,也由于地形的因素,尧并村的房屋都依山至上而下地建房,境内的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坡脚和水沟边。尧并村共辖有12个村民组,386户居民,1771人口,农业人口占98%,同时90%以上是布依族,劳动力为886人左右,外出务工劳动力300人。2010年尧并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比全乡人均纯收入3408元低108元。处于全乡倒数第二位,与全县总体水平相比,差距更是明显。尧并村是以传统的水稻、玉米、油菜等种植业为主,外加种植辣椒,辣椒逐步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现有通村公路里程20公里,通组公路12公里,多为晴通雨阻,交通状况非常落后。水利方面,未有安全饮水工程,人饮困难人数1600人。到2011年,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覆盖全村137户,共361人。
丙花村位于方村乡西北部,东与双江村相邻,南接拉街村,西与尧并村接壤,北靠甲良镇梅桃村。全村辖3个组,共213户890人,国土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亩。丙花村是布依族聚居为主、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这里的气候、环境、土壤、温度等条件最适宜水果种植,盛产梨子、板栗。现已成为梨子、板栗主产地。河流穿过寨子边,鱼类丰富环境优美,沿河一线为各地游客垂钓的理想去处。

近年来,丙花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发展种养殖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两条通村公路,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95万元,人均纯收入2191元,实现组组通电、通水、通路的目标;电视、移动通讯覆盖率达100%。

拉街村位于方村乡北部,东与水利乡尧棒村相邻,南接双江村,西与尧并村接壤,北靠播尧乡拉平村。全村辖7个组,共228户1049人,国土总面积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1亩。拉街村是布依族聚居为主、独具特色的民族村寨。诜酱辶教鹾拥南掠危缇坝琶溃窍绱迓糜喂酃獾睦硐氲胤健U饫锏钠颉⒒肪场⑼寥馈⑽露鹊忍跫钍室烁涕僦种玻⒉涕僦啤O忠殉晌辈扛涕僦鞑亍�

近年来,拉街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发展种养殖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实现组组通电、通水、通路的目标,电视、移动通讯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