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荔城区黄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荔城区黄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早年有方氏兄弟6人皆中进士,古称六桂。后第五桂迁此定居,后人为纪念方氏六桂,取名慧洋,谐音称惠洋。民国时期因地势较高改称惠上。
早年有方氏兄弟6人皆中进士,古称六桂。后第五桂迁此定居,后人为纪念方氏六桂,取名慧洋,谐音称惠洋。民国时期因地势较低改称惠下。
因后有山,形似一道屏障,故名。
因地处木兰溪水利要冲,早在宋代就建陡门水闸一座,以调节溪水入海,故称陡门头,后因村民建居于陡门水闸之南侧,故改称斗南。
关于村名由来,说法有二:(1)因地处黄石东部海岸,东侧有山,故得名东山。(2)相此地原有翁、卓、郑三姓氏,后邹氏自山东省邹县迁入,并逐渐发展壮大,为纪念发源地,遂将山东倒置作村名,称东山。
因村民建居于大山东麓地势平坦之地,故得名东洋,后因方言谐音改称东源。
因地处莆田东门兜以东,早年曾筑堤防潮,故得名东埭。
此地原为兴化湾中的一个小岛屿,四周一片汪洋,故称大孤屿。因其形如龟,故又称大龟屿。后因岛屿之上有一小山,多金色土壤,村民沿山麓建居,形成村落,故得名金山。
明初,徐氏从莆田延寿迁入,建厝居住,故得名徐厝。明中期,谢氏从浙江迁入定居,因建居于中部而得名道中,又称谢厝。
因地处南洋平原东部之一角,故名。
因早年筑堤遮浪而得名,称遮浪村。有诗曰:“浪涌海滨,东甲筑堤遮浪。风吹石顶,西头起寺御风”。
原名海边,因三面临海而得名,后改称海滨。
因位于三江口内海港道东侧,故得名。
因地处原华江东部,故名。
因原属东华片区,村民建居于中部,故得名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