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临夏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临夏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9年,后韩家、多木2乡合并称一区,后改为韩集区。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

1958年5月,改为韩集镇。

同年9月,成立韩集公社。

年底,撤销临夏县建制,并入临夏市。

1961年5月,划小公社规模,为韩集公社,年底恢复临夏县建制。

1966年,并掌子沟公社入韩集公社。

1980年6月,又析出掌子沟公社。

1985年7月,撤销韩集乡,改为韩集镇。

清代属于北乡四会。

解放前属于仁寿乡。

1950年,属三角乡。

1998年7月,成立土桥镇。

2004年12月,撤乡并镇,将临夏县三角乡合并划入土桥镇管辖。

清代属西乡八会。

1952年,析马集区。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

1958年9月,成立马集公社。

1961年5月,恢复临夏县建制,马集公社隶属临夏县。

1983年,改乡。

2002年,撤乡建镇,改称马集镇。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莲花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河州知州杨增新征调军民筑莲花堡。

1950年,改莲花镇为一区,后改为莲花区。

1955年,撤区并乡。

1958年9月,成立莲花人民公社,隶属临夏市。

1961年底,莲花公社隶属永靖县。

1966年4月,莲花公社划归临夏市。

1983年,改乡。

2004年,撤乡建镇,莲花乡改为莲花镇。

1950年,新集、枹罕两乡合并。

1955年12月,撤销新集区。

1958年5月,古城乡并入新集乡,同年9月,建立新集人民公社。

1958年底,撤销临夏县建制,新集公社隶属临夏市。

1961年底,恢复临夏县建制,新集公社属临夏县。

1983年,改乡。

2002年9月,撤乡建镇,改为新集镇。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三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尹集镇。

1955年,撤区并乡,并入铁寨乡。

1958年3月,改称尹集乡,同年9月,成立尹集公社。

1958年12月,撤销临夏县建制,尹集公社隶属临夏市。

1961年,恢复临夏县建制,隶属临夏县。

2004年12月,撤乡建镇。

1952年,归属马集区。

1955年12月,撤区并乡,以马集乡为中心乡。

1958年,龙泉乡、兰达乡并入刁祁乡,年底,撤销临夏县建制,马集公社隶属临夏市。

1961年5月,成立刁祁公社,年底恢复临夏县建制,隶属临夏县。

1983年,改名为刁祁乡。

1955年,撤区并乡。

1958年,北塬乡隶属临夏市。

1961年,恢复临夏县建制,划小公社规模,北塬乡隶属临夏县至今。

1950年,属于南龙区管辖。

同年12月,撤区并乡,将牛津乡并入黄泥湾乡。

1958年9月,或立南龙人民公社,辖4个大队,今乡境为其中之黄泥湾大队。

1958年底,撤销临夏县建制,南龙公社隶属临夏市。

1961年5月,划分小公社,改黄泥湾大队为黄泥湾公社。

1973年,撤销临夏市建制,黄泥湾乡隶属临夏县至今。

1952年,改八区为九区,后改为癿藏区,今境地为营滩乡。

1958年,成立癿藏人民公社。

1958年底,撤销临夏县建制,癿藏公社隶临夏市。

1961年,划小公社规模,划红台公社入营滩大队,升为营滩公社。

1961年底,恢复临夏县建制。

1955年12月,撤销韩集区。

1958年9月,成立韩集公社。

1961年5月,划小公社规模,改掌子沟公社。

1961年底,恢复临夏县建制,掌子沟公社属临夏县。

1966年,撤销掌子沟公社,并入韩集公社。

1980年6月,恢复临夏县建制。

1955年,并入韩集乡;1958年,隶属临夏市。

1961年,以今社境为麻尼寺沟公社。

1983年,恢复临夏县建制。

1950年12月,撤区并乡。

1958年9月,成立漠泥沟公社分设6个大队,今乡境为其中之漠泥沟大队。

1961年,恢复临夏县建制,漠泥沟隶属临夏县。

1961年5月,划分小公社,改漠泥沟大队为漠泥沟公社。

1973年,撤销临夏县建制,漠泥沟乡隶属临夏市。

1983年,恢复临夏县建制。

1955年,撤区并乡。

1958年,成立尹集人民公社。

1961年,恢复临夏县建制后,漫路乡隶属临夏县。

1955年,撤区并乡。

1958年,成立尹集公社隶临夏市。

1961年,恢复临夏县建制,是年榆林大队改为榆林公社,后改称榆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