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流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流水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01年乡镇合并,讴乐乡并入流水镇;同年7月,流水镇在板凳岗街道,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名讴乐社区居委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2001年10月属宜城市流水镇,名落花潭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黄湾保,属洪山县流市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黄湾村,属宜城县璞河区流水小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名黄湾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农村一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为黄湾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黄湾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友爱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黄湾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黄湾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黄湾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黄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黄湾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黄冲保,属洪山县流市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黄冲村,属宜城县璞河区流水小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名黄冲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农村二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黄冲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的1967年春,名黄冲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友爱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黄冲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黄冲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黄冲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黄冲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黄冲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黄岗保,属洪山县流市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名花园、罗嘴村,属宜城县璞河区流水小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花园、罗嘴合并,名黄岗乡。

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农村三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黄岗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黄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友爱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黄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为黄岗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黄岗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黄岗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黄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孙湾、邓林保,属洪山县流市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孙湾村,属宜城县璞河区流水小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孙湾村更名为邓林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气象六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邓林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属宜城县第五区友爱公社邓林大队革命委员会;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邓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邓林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邓林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邓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3月,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邓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孔畈保,属襄枣宜县新田区官庄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孔畈村,属宜城县官雅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名孔畈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气象四社,属宜城县流水区雅口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孔畈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孔畈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团结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孔畈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孔畈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孔畈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孔畈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孔畈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辛家畈保,属襄枣宜县新田区官庄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马蹄畈村,属宜城县官雅区;1951年7月,马蹄畈村更名为莺河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气象三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莺河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雅口管理区;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莺河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团结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莺河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莺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流水乡;1988年2月,名莺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莺河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3月,合并乡镇,讴乐乡并入流水镇,名莺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僧庄保,属襄枣宜县新田区官庄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僧庄村,属宜城县官雅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名僧庄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气象二社,属宜城县流水区雅口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僧庄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僧庄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团结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僧庄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僧庄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僧庄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僧庄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僧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曾湾保,属洪山县流市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曾湾村,属宜城县璞河区流水小区;1951年7月建立区乡制,名曾湾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农村五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曾湾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时的1967年春,名曾湾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友爱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曾湾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曾湾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曾湾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曾湾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曾湾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公社把曾湾大队的周家湾、连江河和邓林大队的孙家湾划出来,成立新的大队,名余棚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余棚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友爱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余棚大队革命委员会,属流水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余棚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乡;1988年2月撤乡建镇,名余棚村村民委员会,属流水镇;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余棚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流水镇;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余棚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名欧集保,属钟祥县第五区丰云乡;1947年板凳岗解放,名讴集保,属洪山县第三区;1955年4月,洪山县撤销建制,板凳岗划归宜城县,名讴集小乡,属宜城县流水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讴乐四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名讴集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讴乐管理区;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讴集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建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讴集大队革命委员会,属讴乐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讴集村村民委员会,属讴乐乡;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讴集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讴乐乡;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讴集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名官田保,属钟祥县第五区丰云乡;1947年板凳岗解放,名官田保,属洪山县第三区;1955年4月,洪山县撤销建制,板凳岗划归宜城县,名官田乡,属宜城县流水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讴乐一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官田更名为杨林,名杨林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讴乐管理区;文化大革命时的1967年春,名杨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建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杨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讴乐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杨林村村民委员会,属讴乐乡;1994年6月撤县设市,名杨林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市讴乐乡;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流水镇合并为流水镇,名杨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名“杨棚保”,属钟祥县第五区丰云乡;1947年板凳岗解放,名杨棚保,属洪山县第三区;1955年4月,洪山县撤销建制,板凳岗划归宜城县,名“杨棚乡”,属宜城县流水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讴乐二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9月,名“杨棚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讴乐管理区;1961年,名“杨棚大队”,属流水区讴乐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杨棚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五区建设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名“杨棚大队革命委员会”,属讴乐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杨棚村村民委员会”,属讴乐乡;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杨棚村村民委员会”,属宜城县讴乐乡;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并入流水镇,名“杨棚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

1947年12月本地解放,名龙山保,属洪山县流市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名龙山村,属宜城县璞河区流水小区;1951年,龙山更名为高楼乡,属宜城县第六区;1956年合作化时,名新农村六社,属宜城县流水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名高楼大队,属新生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高楼大队革命委员会,属第五区“友爱公社”;1974年2月撤区并社,高楼划归讴乐公社管辖,名高楼大队革命委员会,属讴乐公社;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设立乡镇,名高楼村村民委员会,属讴乐乡;1994年6月,宜城撤县设市,名高楼村村民委员会,属讴乐乡;2001年合并乡镇,讴乐乡并入流水镇,名高楼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宜城市流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