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根据乡镇发展的需求,建立中寨居民委员会,因居委会驻中寨乡街道上,故称中寨社区居民委员会。 |
1961年,建立补许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补许为大队境内一地名),简称补许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包包上。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补许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补许村民委员会,简称补许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补许村民委员会管辖原补许村的尖山脚、穆家寨、肖家寨、包包上、卢家地组和沙戈村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沙戈小学旁。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四方井彝族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四方井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四方井为大队境内一地名),简称四方井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核桃寨。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四方井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四方井村民委员会,简称四方井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四方井村民委员会管辖原四方井、毛坪(除高石坎、长地、干河)2个村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四方井。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四方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四方井彝族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小补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小补王,故名),简称小补王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小补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小补王村民委员会,简称小补王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小补王村民委员会管辖原小补王、火坑2个村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火炕。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中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旧屋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旧屋基,故名),简称旧屋基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中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寨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旧屋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旧屋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中寨村民委员会(沿用文革时期的大队名字),简称中寨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中寨村民委员会管辖原中寨、红专2个村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中寨街上。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中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上靛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上靛岗,故名),简称上靛岗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新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新场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上靛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上靛岗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新场村民委员会,简称场村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新场村民委员会管辖原三家寨村和原新场村的一二组和长箐村民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新场。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中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2004年,新建立大箐村民委员会管辖原新场村的簸箕屯、下靛岗、上靛岗、小中寨、箐头、大箐、马鞍村的黄土坡村民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上靛岗,2004年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桃杉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桃杉树为大队境内一地名),简称桃杉树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秃杉树。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移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移山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桃杉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桃杉树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移山村民委员会(沿用文革期间的名字),简称移山村委会,2004年移山村民委员会管辖原移山村和原双夕村的一、二、三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箐门口。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双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双夕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双夕大寨,故名),简称双夕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双夕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双夕村民委员会,简称双夕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双夕村民委员会管辖原双夕村的四、五、六村民组和山背后村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双夕大寨。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双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岩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岩脚上寨,故名),简称岩脚大队。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岩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岩脚村民委员会,简称岩脚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岩脚村民委员会管辖原岩脚村、原上寨村的小寨、包包寨、下寨村民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岩脚古家。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双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巴赖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巴赖大寨,故名),简称巴赖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红光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红光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巴赖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巴赖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红光村民委员会(沿用文革期间的生产大队名字),简称红光村委会,2004年,新建立红光村民委员会管辖原红光村和原上寨村的高家、四个包村民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巴赖大寨。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双夕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双夕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双夕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长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长寨,故名),简称长寨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东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东风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长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长寨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长寨村民委员会,简称长寨村委会。 2004年长寨村民委员会管辖原长寨村和原以许村的小寨与刘家岩村民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巴纳英。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长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平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上平基,故名),简称平基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红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红星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平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平基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平基村民委员会,简称平基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平基村民委员会管辖原平基村的上平基、下平基、打海村民组和以洗村的以许、弯龙、箐脚、果寨村民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弯龙。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长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扯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扯扭,故名),简称扯扭大队。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齐心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齐心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扯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扯扭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扯扭村民委员会,简称扯扭村委会,2004年,新建立扯扭村民委员会管辖原扯扭村和原平基村的坡备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王家寨。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长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长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长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61年,建立闹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闹河大队,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驻箐脚。 “文化革命”期间更名为箐脚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箐脚大队。 1982年12月,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国发(1979)305号《国务院发布关于地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和黔发(1980)19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的要求,将其复名为闹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六枝特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设乡政府的通知》中的要求,撤销闹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建立箐脚村民委员会(箐脚来源于村委会驻地),简称箐脚村委会。 2004年,新建立箐脚村民委员会管辖原箐脚、己酉、马鞍(不含黄土坡村民组)和原阿志村的小阿志组所辖区域,村委会驻地捞河。 1961年属六枝市中寨区中寨公社,1962年10月20日属六枝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66年2月22日属郎岱县中寨区中寨公社,1970年12月2日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公社,1984年属六枝特区中寨区中寨布依族苗族乡,1991年9月至今属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