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镇作为一座因宗教而兴起的城镇,其历史悠久。 1956年建制成立郎木寺区,1958年与尕海成立妖进人民公社,是年底更名为尕海人民公社,1961年称郎木寺乡,实行乡辖公社制度,1966年又更名为长征乡,1968年恢复原名郎木寺,成立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公社体制,1984年年初恢复乡政府体制,2002年6月25日,撤销郎木寺乡,设立郎木寺镇,沿用至今。 |
1955年,碌曲建政前,其辖区原为西仓部落区域。 1958年,成立和平公社。 1959年1月,与红星(现夏河县科才乡)公社合并为科才公社。 1961年底,恢复为玛艾乡。 1966年,更名东风乡。 1968年,恢复原称并于同年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4年初,又改公社为乡。 2003年,撤乡建镇。 |
1956年改为西仓区,1958年为红旗公社,同年年底与光明公社合并为西仓公社,1961年底将西仓公社划为西仓、拉仁关乡。 西仓管辖唐龙多、新寺、贡去乎三个公社,1966年又更名为红星乡,1968年恢复西仓乡名称,2016年撤乡改镇。 |
其辖地原系西仓双岔部落区域,1956年大部分地区为郎木寺区,1958年与郎木寺成立跃进人民公社,1961年分社为尕海乡,辖尕海、波海、加仓、秀哇四个公社,1966年将波海、尕海两个公社划归郎木寺乡,将拉仁关乡尕秀公社划归尕海乡,是年将尕海乡更名为燎原乡,1968年恢复原名并成立革命委员会,同时将乡属公社体制改为人民公社体制,1984年初夏改社为乡,2016年撤乡改镇,沿用至今。 |
1953年碌曲行政委员会建立时归碌曲所属,年底将阿拉公社归其所属。 1961年将双岔乡分为双岔、阿拉两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更名为朝阳乡,1968年恢复原名成立双岔乡革命委员会,1984年复改为乡,2016撤乡改镇,设立镇,此名沿用至今。 |
原系拉仁关部落,属西仓大部落所属。 1956年属西仓区辖,1958年成立光明公社,1958年底与红旗公社合并,命名为西仓公社。 拉仁关为第二大队,1961年改制拉仁关乡,1966年更名红卫乡,1968年恢复拉仁关乡,年底改制拉仁关公社,后改名为拉仁关乡。 |
阿拉乡系部落名称。 相传在一千多年前,从西藏来一活佛,叫阿拉喇嘛,后取其名为该地部落名一直沿用至今。 阿拉公社原属夏河县管辖。 1958年划归碌曲县,即为阿拉人民公社,年底与双岔公社合并,称双岔人民公社,阿拉为第二大队。 1961年乡,社体制调整。 双岔公社分为双岔,阿拉乡。 阿拉乡辖田多,吉扎,博拉三个公社。 1966年改名红光乡。 1968年又恢复阿拉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年底又将乡及乡属公社分别改称人民公社和大队,1961年体制双岔公社分为两乡,阿拉乡共辖三个千米(即现三个大队),1967年定名为阿拉公社,1983年改为阿拉乡,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