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闽清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

闽清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

  地处梅溪出口和闽江交汇处。民国时期,梅城是个小山城,人口不上千人,仅有雨伞厂2家和铸锅、碾米以及仅12千瓦的火电厂各一家,工人100多人。城内有6街(中街、十字横街、十字直街、西门街、浮头街、半街)、4巷(体泉巷、湖园巷、安民巷、马房巷),一顶(城顶)、一道(盐仓道),多系土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先后建成南山、桂园和过龙山3个新村,并在全长1320米的西门……。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坂东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4万。省道五秀线、县道湖璜公路贯穿全境。辖湖头、鹿角、朱厝、杨坂、坂中、坂东、溪西、历埔、旗峰、楼下、文定、下洋、秋峰、坂西、李坂、贝兰、限头、塘坂、新壶、林田、仙下、车墘、仁溪、墘上、前埔、洪安、溪峰27个村委会和坂东居委会。工业有建筑、建材、食品、啤酒、陶瓷、造纸、包装等厂。农业主产稻谷……。
  闽清县辖镇。1959年设塔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73.3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塔庄、茶口、上汾、坂尾、梅寮、炉溪、南墘、甲洋、饭洋、龙池、溪东、莲宅、梅坪、林洞、荷峰、高峰、黎家、斜洋、下庄、坪街、玉台、秀环、坪洋、秀洋2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谷、花生、甘蔗、水果。.……。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池园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29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池园、潘亭、东洋、叶洋、丽山、丽星、九斗、顶坑、福斗、井后、隔兜、宝山、宝新、店前、东前、柯洋、岭头、仁周、田地19个村委会和池园居委会。高岭土储藏量丰富,素有“宝山”之称。主要企业有瓷器厂和水电站。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水果。.……。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东桥乡,同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复改镇。位于县境北部,闽江北岸,距县城30公里。面积187.3平方公里,人口2万。辖过洋、大溪、大箬、安仁溪、义窑、山限、溪芝、湖洋、朱山、黄坪、官圳、刘山、北洋、下宅、坪溪、南坑、溪沙、新桥、黄土岭、村后、高港、竹岭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大豆、水果,盛产竹木。安仁溪村的檀香橄榄名扬省内外。企业有竹木加工、漆器工艺等厂。境内有国……。
  闽清县辖镇。1973年属梅城公社,1984年置梅溪公社,同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城郊。面积144.1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府驻榕院村。316国道,古嵩、福宁省道,外福铁路过境,有闽清门户之称。辖榕院、钟石、榕星、北溪、樟洋、石郑、马洋、上埔、渡口、里寨、建兴、新民、梅埔、石湖、石榴洋、扶山、南泉、廷洋、塔峰、桥东2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谷、红薯。橄榄、蜜柚、雪柑三大名果久负盛名。檀香橄榄曾为……。
  闽清县辖乡。1961年置下祝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80.1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下祝、后峰、兰口、杉村、池楼、长新、堡顶、箬洋、翁山头、梧洋、罗山、后岭、洋头、洋尾、过山洋、三洋、前洋、源溪、洋边、渡塘、汶洋、邹洋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谷、红薯,盛产茶叶、竹木。.……。
  闽清县辖乡。1958年成立省璜公社,1959年并入塔庄公社,公社名称几经反复,1984年改省璜乡。位于县境最南端,距县城44公里。面积116.7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省璜、下坂、山边、建功、和平、上云、王洋、官洋、太原、炉前、横溪、谷洋、谷口、佳垄、凤池、前峰、玉水、岭里、三新、塘下、良寨、际峰、柴岭、省璜、洋里、璜兰2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竹编、水电、瓷器、建筑等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盛产……。
  闽清县辖镇。1958年置红旗公社,后更名白樟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80.8平方公里,人口1.7万。省道古嵩、福宁线穿过境内。梅溪流贯全境。辖白南、半山、樟山、溪南、云渡、下炉、白云、前庄、小园、横坑、白洋、池埔、园头13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白樟建陶厂。农业主产水稻、红薯、大豆。著名的白云寺座落于白云山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清县辖镇。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析置白中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41.8平方公里,人口1.6万。镇政府驻田中村。梅溪、芝溪流经,古嵩公路过境。辖田中、珠中、白汀、前坂、攸太、黄石、梅坂、可梅、保林、普贤、继善、继新、霞溪13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日用瓷、建材瓷、包装纸、机械设备等厂和建筑公司。农业主产水稻、红薯、水果。.……。
  闽清县辖乡。1961年建金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56.7平方公里,人口1.4万。福宁公路沿金沙溪过境。辖三泰、鹤林、鹤墩、沃头、光辉、广峰、前坑、溪头、下林、坪面、上演、东坑、云际、宝峰、城门、古洋、重坑、巫岭18个村委会。水力资源丰富,沿金沙溪建有21座水电站。铁矿储量丰富。农业主产水稻、红薯、花生、甘蔗、蕉芋、水果。.……。
  闽清县辖乡。1961年置云龙公社,1980年并入白樟公社,1987年复析置云龙乡。位于县境东南郊,距县城7公里。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1.1万。福宁公路、古嵩公路过境。辖台鼎、后垄、官庄、台埔、云中、际下、际上、柿兜、竹柄、潭口10个村委会。矿产资源丰富,有紫砂陶瓷土、高岭土、石料等。农业主产蔬菜,盛产芙蓉李、橄榄、香蕉等10种名优水果。际上村为宋代名宦陈祥道、陈故乡。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出……。
  闽清县辖乡。1958年建三溪乡,1961年改公社,1964年并入坂东公社,1980年置三溪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三溪、前光、佳垄里、溪柄、新丰、鼓舞、宝溪、山墩、前坪、洋坊、上洋、溪源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谷、红薯、花生、烟叶。其中烟叶产量为全县之冠。特产油茶,盛产香菇。有宋代名人朱嘉留有“八闽岳祖”摩岩题刻的白岩山风景区。.……。
  民国时期有上寨保,莲埔保,建国后合并一个乡,各自取一个字,称为“上莲”。宋代属永宁乡仁寿里。元、明属寿宁乡仁寿里十二都。清代,莲埔、溪坪、峰洋等10个自然村属淳化乡。民国初属第四区五团,后属二区双芝乡。1949年9—12月成立双溪乡,辖溪村、上莲、石丰、秋园4个保。1950年设石丰、上莲、溪村3个乡属第四区。1958年设上莲、溪村、石峰3个大队属池园公社。1961年由池园公社分设上莲公社。1964……。
  闽清县辖乡。1958年改时坪乡为桔林公社,1984年改为桔林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0.8万。境内水利、森林、地热资源丰富,316国道贯穿境内。辖四宝、尚德、温汤、关山、锡洋、桔林、新光、伴岭、高洋、后洋、汤兜、宝湖、槐林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红薯、柑桔、油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