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睢宁县姚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睢宁县姚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1956年农业合作社时,六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合作社,公历8月1日这一天成立,恰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故取名八一。
清康熙年间,赵姓来此定居,有打谷场,称赵场。
明初,魏姓靠山旁居住,故取名为魏山。
杜湖地势低洼,人们来往不便,有一渡口与仲山湖相连,即渡湖的渡口,故取名渡湖,渡湖演变为杜湖。
境内冯庄因冯姓人居多而得名,又因村部驻冯庄而得名冯庄村。
因钦姓居多而得名钦庄。
清嘉庆年间,一姓陈老人新挖的井正好套一口老井的井涯上,故称陈井涯,该村委会驻地陈井涯(沿),取名陈井村。
元朝,白马河水不时泛滥,指挥使孙成士之子孙国栋带领当地百姓齐心筑堰以保平安取名辛安即辛苦保平安,意即“辛安”又称新安。
境内山峰似房梁,得山名梁山,因梁山而得村名。
境内山形似蛟龙,因村委会驻蛟龙山而得名。
明崇祯年间,王姓迁居至此,因山形掬抱如窝,子孙聚族而居,得名王家窝,又称王沃。
该村于明朝初年叫沙湖沟村,至洪武末年,该村有陈氏兄弟三人(长名仲良、次名茂良、季名彦良),从河南归德州流寓于此开油坊,称陈油坊,后简称油坊,因村部驻此得名村民。
境内山上史有铁佛寺,故名。
明末清初,由一陈姓人家,兄弟四人齐心协力,用石头、泥土盖起一座小土楼,故得村名称小楼,改称陈小楼。
清代,有黄姓在此居住,此地故名黄山,因紧靠黄山向阳的山脚下而得名黄山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