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磐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磐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汉属乌伤,唐、宋、元、明、清属东阳县瑞山乡三十五都。

1935年4月,改称安文镇。

1939年7月磐安建县,称安文乡。

1949年10月30日解放,为县政府驻地。

同年12月建立安文乡。

1950年8月改为安文镇。

1952年10月扩大管辖范围,改为县属建制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改为红旗人民公社安文管理区。

同年11月磐安并入东阳,为东阳县红旗人民公社安文管理区(大队)。

1959年2月改名安文公社安文管理区,同年6月改为东阳县属建制镇。

1961年9月安文公社改为安文区,管理区改为人民公社,称安文镇人民公社。

1964年3月撤销县属镇。

1980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复为县属镇。

1983年11月恢复磐安县,为县政府驻,称安文镇。

1992年云山乡并入,2009年墨林乡并入。

2018年,撤销安文镇建制,成立安文街道。

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王政廿五年(前222)设乌伤县属之。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界上浦乡设永康县属之。

唐、宋为永康县内里乡。

南宋绍熙五年(1194)因深泽屋楼村陈国材之妻卢氏孝义行谊,封为孺人,赐予“孝义名宗”匾额,改内里乡为孝义乡。

元、明、清为永康县孝义乡四十五都、四十六都。

1935年5月改称永康县翠峰乡、五美乡。

1939年改为磐安县翠峰乡、五美乡。

1940年五美乡分为上五美乡(后力、上马石),下五美乡(深泽)。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建立翠峰乡、下五美乡。

1950年6月分设翠峰(庄基)、翠南(宅口)、翠北(大山下)3个乡;1950年11月下五美乡分设深泽、金坞、源头3个乡。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翠南、翠北并入翠峰乡,源头乡、金坞乡并入深泽乡。

1958年9月翠峰乡改称卫星公社翠峰管理区;深泽乡改称红旗公社深泽管理区。

同年11月磐安撤县并入东阳。

1959年2月卫星公社改名新渥公社。

同年4月,翠峰管理区分设翠南管理区。

同年11月新渥公社并入安文公社,12月翠南管理区又并回翠峰管理区。

1961年9月安文公社改称安文区,翠峰管理区改称翠峰公社,深泽管理区改称深泽公社。

1966年12月改名新渥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东阳县新渥乡、深泽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改称磐安县新渥乡、深泽乡。

1985年9月撤销新渥乡建立新渥镇。

1989年2月升格为县属镇。

1992年4月,撤销安文区,深泽乡为县直属乡。

2018年2月,撤销新渥镇、深泽乡建制,设立新渥街道。

夏、周至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王政廿五年(前222)设乌伤县属之。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界上浦乡设永康县属之。

唐代万岁登封元年(696),缙云设县,由永康划归缙云管辖。

宋、元、明、清,为缙云县美化乡廿九都二图。

1936年为缙云县润川乡、湖中乡、金峰乡。

1939年7月1日划入缙云县之双峰、金峰、润川、龙门、湖中5个乡,湖中乡与龙门乡合并为协中乡,润川、金峰、双峰合并为和中乡。

1940年6月撤销和中乡,复设润川、金峰、双峰3乡。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同年12月,建立润川乡人民政府,属大皿区。

1950年1月,大皿区公所由大皿迁驻黄余田村,润川乡改为仁川乡。

金峰乡改为风门乡,协中乡分设如公乡、雅塘乡。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风门、如公两乡和雅塘乡的泊公、潘田、洋庄3个村并入。

1957年7月,撤销大皿区,为县直属乡。

1958年9月,为卫星公社仁川管理区。

同年11月撤县并入东阳。

1959年11月,撤销卫星(新渥)公社,并入安文公社。

1961年9月,为安文区仁川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仁川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称磐安县仁川乡,属安文区。

1992年撤销仁川乡、天网乡,合并建立仁川镇。

1928年前均属东阳县瑞山乡三十六都。

1929年为第五区(安文)大盘乡(大盘)和长和乡(长坑)。

1935年5月,大盘乡与长和乡合并为三十六都乡。

1939年7月,磐安县成立,县政府驻学田,为磐安县大盘乡。

1949年12月大盘乡人民政府建立,驻市口。

1950年8月分设大盘乡(学田)、潭下乡(北桥)。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潭下乡并回大盘乡,同时划入盘峰乡的小盘、石上2个自然村。

同年9月14日划入王庄乡的王庄自然村。

1958年9月为盘山公社大盘管理区。

同年11月磐安撤县并入东阳。

为东阳县盘山公社大盘管理区。

1961年9月,盘山人民公社改为盘山区,大盘管理区改为大盘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复建大盘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称磐安县大盘乡。

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盘山区、大盘乡,建立大盘镇。

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分属会稽郡、闽中郡,三国吴大帝黄龙三年(231)分章安、永宁置始平县,为天台建县之始。

宋建隆元年(960)改台兴为天台,天台之名从此开始。

宋、元、明、清属天台县积石乡三十七都一图。

1939年7月1日,磐安建县划入,称磐安县飞山乡。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同年12月建立飞山乡人民政府(方前)。

1950年8月分设飞山(方前)、始丰(下村)、民范(田芯)、四协(里田石)4个乡。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始丰、民范并入飞山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为盘山公社飞山管理区和四协管理区。

同年11月磐安撤县并入东阳县。

1961年5月四协管理区并入飞山管理区。

同年9月,盘山公社改为盘山区,飞山管理区改为飞山公社。

1962年6月飞山公社分设四协公社。

1966年12月飞山公社改名方前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复建方前乡和四协乡,同年11月磐安复县,为磐安县方前乡和四协乡。

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撤销四协乡并入方前乡,同时撤销方前乡建立方前镇。

夏、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推行郡县制在吴越地置会稽郡,设乌伤县(义乌)、诸暨县属之。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诸暨县部分设吴宁县,为东阳建县之始。

隋开皇九年废吴宁分入诸暨和乌伤。

唐垂拱二年(686)以义乌之东冲要地和原吴宁故地设东阳县。

后梁开平四年(910)改名东场县至北宋咸平二年(999)复名东阳县。

历宋、元、明、清都为东阳县玉山乡廿五都和廿六都。

民国21年实行乡镇自治廿五都分设九峰乡(桥棚)、蟠溪乡(岭口)、梧溪乡(林宅)。

廿六都分设玉峰乡(铁店)、五峰乡(张村)、莲峰乡(后箬岭)。

1935年5月,改为乡镇保甲制,九峰、蟠溪、梧溪合并为廿五都乡(岭口),玉峰、五峰、莲峰合并为廿六都乡(浮牌)。

1944年11月,廿五都乡和廿六都乡合并为岭口乡(岭口)。

1949年5月东阳解放,同年12月建立岭口乡人民政府。

1950年11月岭口乡分设岭口(岭口)、西营(西营)、张村(张村)、马塘(马塘)4个小乡。

1956年2月,乡人民政府改称乡人民委员会,岭口乡、西营乡合并为云峰乡(岭口),张村乡、马塘乡合并为玉峰乡(浮牌)。

1957年3月,云峰乡分设岭口、西营2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为玉山公社岭口管理区和玉峰管理区。

1961年9月,玉山人民公社改为玉山区,岭口管理区改为岭口公社,玉峰管理区改为玉峰公社。

1966年12月,玉峰公社改名朝阳公社,1979年10月复名玉峰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岭口乡和玉峰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划入磐安。

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岭口乡、玉峰乡合并建立玉山镇。

夏、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推行郡县制在吴越置会稽郡,设乌伤县(义乌)、诸暨县属之。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诸暨县部分设吴宁县,为东阳建县之始。

隋开皇九年废吴宁分入诸暨和乌伤。

唐垂拱二年(686)以义乌之东冲要地和原吴宁故地设东阳县。

后梁开平四年(910)改名东场县,至北宋咸平二年(999)复名东阳县。

历宋、元、明、清都为东阳县玉山乡廿九都和三十都。

1932年实行乡镇自治廿九都分设尚湖镇(尚湖)、香泉乡(上俞)、九如乡(南坑),三十都分设三槐乡(王村)、丰乐乡(丰乐庵)、环珠乡(铜钱)。

1935年5月31日推行乡镇保甲制,尚湖、香泉、九如合并为廿九都乡,三槐、丰乐、环珠合并为三十都乡。

1939年7月磐安建县划入磐安,廿九都乡改为尚湖乡,三十都乡改为山环乡。

1940年4月尚湖乡分设四顾乡。

1949年10月30日磐安解放,同年12月建立九和乡人民政府(驻尚湖)和山环乡人民政府(驻板榧)。

1950年8月,九和乡分设尚湖(尚湖)、九和(王宅)、南坑(南坑)乡。

山环分设山环(板榧)、王村(王村)、环溪(西崙)乡。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王村、山宅、周家和四顾乡的第一村(上袁、下袁、白竹寺),第二村(上溪滩、下溪滩、荷花塘、西坞、东弯、青龙头)并入尚湖乡。

南坑乡并入九和乡。

环溪乡的西崙、金竹坑、黄林坑、长坑、溪田、上路研、铜田、大家古并入山环乡。

1956年9月尚湖乡第十、十一两村(周家楼、米筛山头等27个自然村)划给天台县新中乡。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为灯塔公社尚湖管理区和山环管理区。

同年11月21日磐安撤县并入东阳。

1959年2月19日灯塔公社改名尚湖公社。

1960年3月尚湖公社并入玉山公社。

1961年9月玉山公社改为玉山区,尚湖管理区改为尚湖公社,山环管理区改为山环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东阳县尚湖乡和山环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为磐安县尚湖乡和磐安县山环乡。

1986年12月尚湖乡改为尚湖镇。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山环乡并入尚湖镇。

商、周至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王政廿五年(前222)设乌伤县属之。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界上浦乡设永康县属之。

唐万岁登封元年(696)从永康县划入缙云县。

宋、元、明、清为缙云县美化乡廿七都(部分)、廿八都。

民国十五年改为长溪乡、合泉乡、龙门乡。

1939年龙门乡划入磐安与同时划入的湖中乡合并为协中乡。

缙云县的长溪乡与合泉乡合并为长合乡,1950年长合乡改为潘潭乡。

协中乡分为雅塘乡(白岩)、如公乡(胡庄)。

1953年9月17日缙云县潘潭乡7个行政村划入磐安。

1954年4月,潘潭乡分设冷水乡,同时划入翠峰乡的西湖、外田口、后陈等村,潘潭乡人民政府移驻庄头。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潘潭乡和雅塘乡的大溪、河南、白岩、朱山并入冷水乡。

原属翠峰乡后划入冷水乡的西湖、外田口、后陈和原属冷水乡的山干、弹上并入翠峰乡。

1958年9月称卫星公社冷水管理区,同年11月磐安撤县并入东阳。

1961年9月改称东阳县冷水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改称东阳县冷水乡。

1983年11月磐安复县,改称磐安县冷水乡。

1997年8月撤销冷水乡建立冷水镇。

夏、商、周、春秋属于越,战国属吴,秦推行郡县制在吴越地置会稽郡设乌伤县(义乌)、诸暨县属之。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诸暨县部分设吴宁县,为东阳建县之始。

隋开皇九年废吴宁分入诸暨和乌伤。

唐垂拱二年(686)以义乌之东冲要地和原吴宁故地设东阳县。

后梁开平四年(910)改名东场县,至北宋咸平二年(999)复名东阳县。

历宋、元、明、清为东阳县玉山乡廿七都乡、廿八都乡和三十一都乡。

1932年实行乡镇自治,廿七都分设璜溪乡(栗岭)、鐄铿乡(前山畈)、澄溪乡(横路)。

廿八都分设斐湖乡(斐湖)、安溪乡(溪头)、峇溪乡(胡庄)、让泉乡(山宅)、协和乡(八十秤)。

三十一都分设尖山镇(尖山)、楼溪乡(楼下宅)、德新乡(新宅)。

1935年5月改为乡镇保甲制,又合并复称廿七都、廿八都和三十一都。

1939年7月磐安建县,廿八都乡划入磐安,改称峇溪乡。

1944年11月二十七都乡和三十一都乡合并建立尖山乡(尖山)。

1949年5月东阳县解放,同年12月建立尖山乡人民政府。

1950年11月尖山乡分设尖山(尖山)、新楼(新宅)、胡宅(胡宅)、前山(后张)4个小乡。

1953年7月尖山撤乡设镇。

1956年2月,乡镇人民政府改称乡镇人民委员会,同时新楼乡并入尖山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为玉山公社尖山管理区。

1961年9月人民公社改为区,管理区改为公社,为玉山区尖山公社。

1983年8月,撤销公社,复建尖山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划入磐安。

1985年9月撤乡建立尖山镇。

1989年2月升格为县属镇。

2018年,撤销尖山镇、万苍乡、胡宅乡建制,合并设立新的尖山镇。

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王政廿五年(前222)设乌伤县属之。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界上浦乡设永康县属之。

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划永康县南部置缙云县属之,宋、元、明、清为缙云县美化乡廿九都。

1939年7月划入磐安。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同年12月建立双峰乡。

1950年10月分设天网乡,1956年3月天网乡并回。

1958年9月为红旗公社双峰管理区,同年11月并入东阳,1961年9月改称东阳县双峰公社。

1980年12月划出8个大队建立天网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复称东阳县双峰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为磐安县安文区双峰乡。

1992年4月,撤销区建制,为县直属乡。

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始皇三十七年设诸暨县属之,东汉兴平二年(195)诸暨分设吴宁属之。

唐垂拱二年(686)设东阳县属之。

宋、元、明、清为东阳县瑞山乡三十三都。

1932年实行乡镇自治,分设亲仁乡(双溪庵)、同德乡(窈川)、墨林乡(墨林)、新民乡(东川)、亲民乡(梓誉)、致祥乡(下潘)等6乡。

1935年5月推行乡镇保甲制将6乡合并为三十三都乡。

1939年7月磐安设县划入,改名双溪乡(礼府)。

1949年10月30日解放。

1950年8月双溪乡分设双溪(史姆)、金鹅(礼府)、天梓(梓誉)、窈川(窈川)等4乡。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金鹅、天梓2乡并入双溪乡(史姆)。

1958年9月为国庆公社(史姆)双溪管理区。

同年11月磐安撤县并入东阳县,1959年2月,国庆公社改名东阳县双溪公社双溪管理区。

同年4月双溪管理区分设梓誉管理区。

1960年3月双溪公社并入安文公社。

同年4月梓誉管理区并入双溪管理区。

1961年1月,双溪管理区新城生产队划给湖溪八达管理区。

同年9月人民公社改为区,双溪管理区改为双溪人民公社。

1963年5月双溪公社金家、袁家、下屋3个生产队划给八达公社。

1983年8月撤销双溪人民公社,重建东阳县双溪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为磐安县双溪乡。

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始皇三十七年设诸暨县属之,东汉兴平二年(195)诸暨分设吴宁属之。

唐垂拱二年(686)设东阳县属之。

宋、元、明、清为东阳县瑞山乡(安文安福寺)三十三都。

1932年乡镇自治称同德乡(窈川)。

1936年为安文区三十三都乡(里傅)。

1939年7月1日磐安建县划入为双溪乡(里傅)。

1950年,双溪乡分设窈川乡(窈川)。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时原环溪乡岭溪、塘坑、白岩头划入。

1958年8月,为国庆(史姆)公社窈川管理区。

同年11月撤销磐安县并入东阳。

1960年4月,窈川管理区并入泉溪管理区(岗头)。

1961年9月,泉溪管理区改为泉溪公社。

1981年11月,泉溪公社改名墨林公社,驻墨林村。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东阳县墨林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为磐安县墨林乡(墨林)。

1984年8月,墨林乡划窈川一、窈川二、依山下、赐敕、岭溪、塘坑、白岩头以及原属山环乡之玉长坑等8个行政村设立窈川乡。

夏、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秦推行郡县制在吴越置会稽郡,设乌伤县(义乌)、诸暨县属之。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诸暨县部分设吴宁县,为东阳建县之始。

隋开皇九年废吴宁分入诸暨和乌伤。

唐垂拱二年(686)以义乌之东冲要地和原吴宁故地设东阳县。

后梁开平四年(910)改名东场县,至北宋咸平二年(999)复名东阳县。

历宋、元、明、清都为东阳县玉山乡廿九都。

1932年实行乡镇自治,廿九都分设尚湖(尚湖)、香泉(上俞)、南坑(南坑)3乡。

1935年5月推行乡镇保甲制,将尚湖、香泉、南坑3乡合并为廿九都乡。

1939年7月磐安建县划入磐安,廿九都乡改为尚湖乡。

1949年10月30日解放,同年12月建立尚湖区九和乡人民政府。

1950年8月九和乡分设尚湖(尚湖)、九和(王宅)、南坑(南坑)3乡。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南坑乡并入九和乡(南坑)。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为灯塔公社九和管理区。

同年11月磐安撤县并入东阳。

1959年2月灯塔公社改名尚湖公社。

1960年3月尚湖公社并入玉山公社。

1960年4月玉峰管理区的自家庄、后业岭、塘园、西门、毛竹溪、坞塘、中坑、平坑、下坑、合树岩、罗桐坞、革联(葛衣岭下)12个自然村划入。

1961年9月玉山公社改为玉山区,九和管理区改为九和公社。

1969年2月改名光明公社,1979年10月复名九和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东阳县九和乡。

同年11月磐安复县,为磐安县九和乡。

商、周、春秋属越,战国属吴。

秦王政廿五年(前222)设乌伤县属之。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南界上浦乡设永康县属之。

唐、宋时为永康县内里乡。

南宋绍熙五年(1194)因深泽屋楼村陈国材之妻卢氏孝义行谊,封为孺人,赐予“孝义名宗”匾额,改内里乡为孝义乡。

元、明、清为永康县孝义乡咸泰里四十七都。

1934年5月改称永康县盘峰乡。

1939年7月划入磐安,称盘峰乡。

1949年10月解放,同年12月建立盘峰乡人民政府。

1950年11月,分设盘峰(樟村)、高二(榉溪)、维新(后阁)3个乡。

1954年3月,又划高二(榉溪)、维新(后阁)部分村设后阁乡(后阁)。

维新乡政府移设丁埠头。

1956年3月小乡并大乡,高二乡并入盘峰乡,后阁乡并入维新乡。

1958年9月,称盘山公社盘峰管理区、维新管理区,同年11月并入东阳。

1959年4月,维新管理区、盘峰管理区分出高二山以南,维新管理区东山头村以西部分村设高二管理区(大柘坑)。

维新管理区由后阁移驻丁埠头。

1961年,高二管理区改称东阳县盘山区高二公社。

维新管理区改称东阳县盘山区维新公社。

盘峰管理区称盘山区盘峰公社。

1983年8月,撤销人民公社,复称东阳县盘峰乡、东阳县维新乡、东阳县高二乡。

同年11月恢复磐安县建制,为磐安县盘山区盘峰乡、维新乡、高二乡。

1992年,撤销区建置,三个乡均为县直属乡。

2018年2月,行政区划调整,高二乡、维新乡、盘峰乡合并,称盘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