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任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任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南故城禅教寺碑文记载,元代即称任固。因村南临漯(tà)水,东傍卫河,北靠汤河、羑河,且地势低下,常闹水灾,即负有加强维护和巩固堤防之任务,取名任固。该处是县东边界要地,明清以来逐渐形成集镇。1984年6月,任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分别建立村委会。因地理位置排序,此称为任固二街。
据《汤阴县志》(1960年版)记载,北魏时期,有一尊用巨石雕刻的四面佛像,取名古佛村。后又在此兴建龙泉寺,寺内有一眼八角琉璃井,相传所供龙王小白龙住在琉璃井内,非常有“灵验”,又改称为白龙村。宋、明、清代记载称白龙。1962年,白龙村分成白龙一、白龙二、白龙三三个行政村。此村处于村北部,称为白龙一街,沿用至今。
据南故城禅教寺碑文记载,元代即称任固。因村南临漯(tà)水,东傍卫河,北靠汤河、羑河,且地势低下,常闹水灾,即负有加强维护和巩固堤防之任务,取名任固。该处是县东边界要地,明清以来逐渐形成集镇。1984年6月,任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分别建立村委会。因地理位置排序,此称为任固一街。
据南宋时期,抗金女将梁红玉之子,曾带兵在这里安营扎寨,故得名梁儿寨。明、清代记载称梁儿寨,沿用至今。
据明《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宋代称綦逐。王姓、魏姓人家系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郝姓系明末清初由内黄县迁来。宋、明、清代均记载称綦逐,沿用至今。
宋代记载称库迪,明代记载称顾得,清代记载又称库迪。其名称来历、含义不详,待考。后因谐音,先后演变为固德、顾德,沿用至今。
据南故城禅教寺明万历四年碑文记载,这一带曾是殷商故城。1963年,南故城村筑护村堤时,曾发现地下有宽十米、长一千米的硬土结构和巨型砖瓦,疑是古代遗址。杜姓人家明初由山西迁民,在此落户,故取名杜故城。
据南故城禅教寺碑文记载,元代即称任固。因村南临漯(tà)水,东傍卫河,北靠汤河、羑河,且地势低下,常闹水灾,即负有加强维护和巩固堤防之任务,取名任固。该处是县东边界要地,明清以来逐渐形成集镇。1984年6月,任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分别建立村委会。因地理位置排序,此称为任固四街。
据南故城禅教寺碑文记载,元代即称任固。因村南临漯(tà)水,东傍卫河,北靠汤河、羑河,且地势低下,常闹水灾,即负有加强维护和巩固堤防之任务,取名任固。该处是县东边界要地,明清以来逐渐形成集镇。1984年6月,任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分别建立村委会。因地理位置排序,此称为任固五街。
据南故城禅教寺碑文记载,元代即称任固。因村南临漯(tà)水,东傍卫河,北靠汤河、羑河,且地势低下,常闹水灾,即负有加强维护和巩固堤防之任务,取名任固。该处是县东边界要地,明清以来逐渐形成集镇。1984年6月,任固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分别建立村委会。因地理位置排序,此称为任固六街。
据考,在王施济村西南石桥旁曾有一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的石碑,其中记载,此村西南约四里处的商城,曾是殷商故都。商汤王在此实行博施济众的仁政,后取名施济。当初只有隔河相望的东、西两个施济,此村为东施济。后因王姓人家居多,故称为王施济。宋代记载称东狮子,明代记载统称狮子,清代记载称狮子。新中国成立后,称王施济。
据村东北王施济村西清乾隆二十年碑文记载,商城曾是殷商都城。另据《彰德府志》(1787年版)转引史书记载,商代河亶甲祖乙迁内黄、盘庚迁安阳小屯、殷纣迁淇县朝歌,所迁都城,均在此附近处,因而可能是殷商都城遗址之一。另据《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商城确系古代沿袭下来的一个古老村名。宋、明、清代均记载称商城。
宋代记载曾称西狮子,明代记载统称狮子,清初记载也称狮子。据考,在王施济村西南石桥旁曾有一乾隆二十年(1755)的石碑记载,此村西南约四里处的商城,曾是殷商故都。商汤王在此实行博施济众的仁政。后取名施济。当初有隔河相望的东、西两个施济,此村为西施济。后因李姓人家居多,改称为李施济,沿用至今。
自形成后,一直人口较少,故被称为小庄。1958年,与姬施济、王辛庄合为一个生产大队;1960年,与其他两村分开,与季庄合并,设季小庄生产大队;1984年,建立村委会时,为与县城西部韩庄乡“小庄”相区分,正式命名为东小庄,沿用至今。
该地名来源于姓氏。据明代高城村(今属安阳县)有一大户在这里种植大片芦苇,雇一季姓佃户看管,后季氏定居于此形成村落,取名季庄,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