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1368-1644年)从1372-1644年设甘肃镇陕西行都司、甘州府。 甘州府下设左、中、右、前、后五卫管辖甘州所属区域。 五个墩隶属中卫所辖。 清代(1644-1725)继承明沿制。 仍设甘肃镇、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 甘州为镇,行都司治所。 五个墩仍隶中卫所治。 清顺治七年(1650年)撤销甘州前卫、后卫。 民国25年(1936年)张掖县属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区置武威,五个墩村隶属不变。 民国26年(1937年)五个墩村设联保乡公所1941年撤销民国34年(1945年)属张掖县新丰乡管辖1956年筹建张掖市(地级)、张掖同时存在。 1957年市建置撤销张掖县属张掖专区,张掖县设25个乡,五个墩属沙井乡2002年10月撤销张掖专区,成立张掖市2004年沙井乡改为沙井镇五个墩村属沙井镇管辖。 |
民国26年(1937年)上游村设联保乡公所,1941年撤销民国34年(1945年)属张掖县新丰乡管辖1956年教筹建张掖市(地级)、张掖同时存在。 1957年市建置撤销张掖县属张掖专区,名为上寨子,1984年改名为上游村,上游村委会延续到现在。 张掖县设25个乡,上游属沙井乡2002年10月撤销张掖专区,成立张掖市2004年沙井乡改为沙井镇上游村属沙井镇管辖。 |
民国26年(1937年)九闸村设联保乡公所,1941年撤销民国34年(1945年)属张掖县新丰乡管辖1956年筹建张掖市(地级)、张掖同时存在。 1957年市建置撤销张掖县属张掖专区,名为下寨子。 1964年社教运动后改名红星大队,1973年恢复原名下寨子,1984年改名为九闸沟村,九闸村委会延续到现在。 |
1956年为寺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成立寺儿沟大队,命名为沙井人民公社寺儿沟大队,1964年5月更名为新民人民公社寺儿沟大队,1965年10月更名为沙井人民公社寺儿沟大队,1983年10月更名为寺儿沟村。 2004年12月小河乡沙井乡合并为沙井镇,寺儿沟村隶属于沙井镇。 |
1956年为水磨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成立水磨湾大队,命名为沙井人民公社水磨湾大队,1964年5月更名为新民人民公社水磨湾大队,1965年10月更名为沙井人民公社水磨湾大队,1966年更名为红光大队,1971年恢复沙井人民公社水磨湾大队,1983年10月更名为水磨湾村。 2004年12月小河乡与沙井乡合并为沙井镇,水磨湾村隶属于沙井镇。 |
1956年为初级合作社,1961年成立下利沟大队,1964年5月更名为向东人民公社胜利大队,1971年恢复为下利沟大队。 1985年5月撤销张掖县建张掖市,2002年6月以张掖地区置张夜市隶属于甘州区沙井乡管辖。 2004年12月沙井乡撤乡建镇,下利沟村隶属于沙井镇。 |
1949年11月至1966年以河流命名为东四号村,1966年至1970年文革期间更名为东风大队,1970年5月更名为东四号村属沙井乡管辖,2004年12月沙井乡撤乡建镇,东四号村隶属于沙井镇,2005年更名为东四村。 |
1936年沙井属新丰乡,1950年南湾属下利沟村,1956年南湾属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南湾属沙井大队,1961年沙井大队分出三个生产队,下利沟分出一个队成立南湾大队,1983年改名为南湾村。 2004年12月沙井乡撤乡建镇,南湾村隶属于沙井镇。 |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推行地方自治,奉令县以下划分区和村。 通过人员培训,造册上级,至民国十八年方完备。 是地隶于新丰区,大部分地域属上沤波下村,拦河坝两个生产队属东沟村。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改为乡,基本以新丰区属地为新丰乡,瞎31个保。 今沙井村域属上沤波堡,保下为甲。 今村域一二社张家洼子为一个甲,饮牛河王家庄为一个甲,沙井街和东嘴岗下为一个甲,拦河坝为一个甲。 1949年9月下旬,张掖县人民政府以原新丰乡置新丰区,设人民政府,以原甲为基础划分行政府。 以上沤波下村之域为沙井乡,划有沙井村,东四号村,八庙村,东三村。 1950年7月改新丰区为第九区。 1952年11月,以调整后的第九区之域为第十三区,迁公署于沙井子。 是地隶于沙井乡。 1954年,沙井村和下南湾村创建沙井乡第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11月,农村撤区并乡,以沙井、下利沟、九闸沟、上沤波为沙井乡。 1956年10月,成立沙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撤销村的建置。 1958年7月,沙井乡、新民乡合并成立七一人民公社,12月七一人民公社合并为甘浚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撤销乡的建置。 由于人民公社的规模大,为管理方便,下设管理区分片管理,以原沙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管辖区域置沙井生产大队,辖域沙井管理区。 1961年5月调整公社规模,以原沙井乡域成立沙井人民公社。 1964年5月沙井人民公社并入新民人民公社,公社以“新民”冠名,1965年10月,仍改称沙井人民公社。 1966年9月,沙井人民公社改称向东人民公社,沙井生产大队改称向东大队。 1970年7月恢复原称谓。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置,以沙井人民公社之域为沙井乡,成立沙井乡人民政府,以沙井大队之域为沙井大队,成立沙井村村民委员会。 2004年12月小河乡与沙井镇合并,沙井村隶属于沙井镇。 |
1958年2月,南沟村属新民乡管辖。 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南沟属于大队建制。 1961年12月,全张掖县划分为30个公社,更名为南沟公社。 1964年5月,公社合并,南沟公社归属沙井公社。 1983年11月,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生产队为社。 南沟村隶属于沙井乡管辖。 2004年沙井乡撤乡建镇,南沟村仍隶属于沙井镇。 |
最初和南沟村为一个大队,叫做和平大队,1975年更名为先锋大队,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更名为先锋村。 1985年5月撤销张掖县建张掖市,2002年6月以张掖地区置张夜市隶属于甘州区沙井乡管辖。 2004年12月沙井乡撤乡建镇,先锋村隶属于沙井镇。 |
明洪武二年(1396年),明麦堡(新民村的故名)隶属于甘州中卫。 清至民国,明麦隶属于临泽县。 1950年12月至1958年2月,明麦乡属于临泽县管辖。 先后变更隶属关系,为明麦乡,沙河乡,八区,新民乡。 1958年2月,临泽县撤销,新民乡划拨张掖县管辖。 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新民属于大队建制。 1961年12月,全张掖县划分为30个公社,更名为新民公社。 1964年5月,公社合并,新民公社归属沙井公社。 1983年11月,改公社为乡,大队为村,生产队为社。 新民村隶属于沙井乡管辖。 2004年沙井乡撤乡建镇,随后与小河乡合并,新民村仍隶属于沙井镇。 |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何家沟与古城合并为古城大队。 1965年,古城大队与联合大队合并称为联合大队。 1967年,联合大队先后更名为前进、红岩大队。 1968年12月,红岩大队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1年撤销红岩大队,恢复古城大队,辖9个生产队。 1983年11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制为村民委员会,辖13个生产队。 2001年将林场移民点设置为第十四农业生产合作社,至2009年村、社建制再未变动。 2004年12月沙井乡撤乡建镇,古城村隶属于沙井镇。 |
1955年设立小闸村,原名跃进大队,文革后更名为小闸村,1957年市建置撤销张掖县属张掖专区,张掖县设25个乡,小闸村属沙井乡,2002年10月撤销张掖专区,成立张掖市,2004年沙井乡改为沙井镇,小闸村属沙井镇管辖。 |
三号村设立于1955年,文革期间改名为星火大队,文革结束后重新恢复三号大队,1956年筹建张掖市(地级)、张掖同时存在。 1957年市建置撤销张掖县属张掖专区,张掖县设25个乡,三号村属沙井乡,2002年10月撤销张掖专区,成立张掖市,2004年沙井乡改为沙井镇,三号村属沙井镇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