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上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上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上店街的东段居民点,故名东街。
上店街西段的居民点,故名西街。
明代,李姓、闫姓两家从山西移民到猴套河西落户,形成两个村,故名两庄。随着村落发展,两个村连成一村,村名改为李庄。
明洪武年间,猴套镇迁来任、杨、郎三姓移民定居。后任姓渐多,改名为任庄。
早年,在汝河南岸上下游有酒店两家,一家居西位于汝河上游,一家居东位于汝河下游。西店在上游故名上店。东店在下游故名下店。
汝南,汝河南岸的村落。早年,汝河南岸沿河有一片大竹园,村落位于竹园边,故名竹园头,地方口音念砖头。1949年,县政府在竹园头村设乡政府时,上店区内出现两个竹园乡。为工作方便,县政府将竹园头乡更名汝南。
明代时,上店镇佃户沈姓人家为种地方便,落户上店镇东门外,形成村落,故名新庄。1984年,在办第一代身份证时,误将新庄的“新”字,写成“辛”字。全村人的身份证,都成了辛庄,给群众生活工作带来不便。2010年,经县政府批准,更名辛庄。
因当地有九条岭,八道沟。清代,赵姓人入住沟中,故名赵八沟。后沿革为八沟。
明代,李姓人家移民到桂柳河时,在桂柳树园旁落户,故名桂柳园村。
清代,姓李的人,高坡岭上建了两座小庙,故取名双庙岭,后称庙岭。1980年,庙岭一带各村,从桂柳大队分出,组建庙岭大队,后为庙岭村。
明代,董、赵二姓移民到上店镇西边占产立庄,形成的村落,故名西庄。
据布姓家谱记载:明代初年,布姓人家由山西迁入圪塔河占产立业,故名布河。
圪塔河村,原名疙瘩河村。当地有一孤零零的小圆山,人称疙瘩坡。明代,李姓人家到疙瘩坡跟河边落户,形成村落,故名疙瘩河村。1949年设乡时,改名圪塔河乡。
北齐时期,设有二个兵器制造局。一个在坡西、一个在坡东,西边的叫西局。
因村落在马岭山北部断崖处由此向南拐顺河才可到张飞庙,故名南拐。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