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四都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四都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相传秦朝末年,河北真定人赵佗为龙川县令时,赵佗的三个兄弟随辅治,分遣东、西、北驻守,意欲建立卫城犄角之势。佗城居南为首,义都(古称二都)处西为次,东面鹤市为三都,本镇在北面为四都,故名。
相传秦朝末年,河北真定人赵侘为龙川令时,赵侘的三个兄弟随辅治,分遣东、西、北驻守,意欲建立卫城犄角之势。佗城居南为首,义都(古称二都)处西为次,东面鹤市为三都,本镇在北面为四都,故名。
该村的东北面有一个似一艘底面向上的船,得名扑船光,后人因此名难听,改为福长光。1964年春划为四都公社管辖,设立大队,把“长”字去掉,故名。
1952年,四都乡人民政府把下设的八个村政府实行小乡制时划分为五个小乡,把尧路坑、壮背、山子下、连塘、老虎岩、下正、黄竹划为一个小乡管辖,称新龙乡,故名。
1952年,四都乡人民政府把下设的八个村政府实行小乡制时划分为五个小乡,把丰塘、下柏、上东、上南、上营、麻竹坑、大山里、牙沙嶂划为一个小乡管辖,称新四乡,故名。
1952年,四都乡人民政府把下设的八个村政府实行小乡制时划分为五个小乡,把尧谷塘、乐田、下瑶、朱华坑、麻坑磜划为一个小乡管辖,称新川乡,故名。
该村原漫山遍野是梧桐树,楼阁为绿树掩影,得名“桐山阁”。后遇水灾,梧桐被毁,良田被沙覆盖,故改名为黄沙阁。
上榴座落于榴村上,村庄似藩石榴形状,故名。
下榴,原称榴村,座落于榴村下,村庄似藩石榴形状,故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