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松滋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松滋市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同治前,新江口是一片荒湖。

人们多以打鱼为生,仅河沙桥,有几家小店。

清同治九年(1870),长江黄家铺段溃口后,松滋河逐渐形成。

因河岸有一矶头突入江中,形似一咀。

渔民多将划子(小渔船)停泊咀边系缆,日久天长,故得名划子咀。

由于划子咀西部与丘陵相通,东部与平原仅一河相隔,附近粮食、棉花、土特产品多在此地集散,加之这里水运方便,船只可经大口出长江,上通沙市、宜昌,下达公安和湖南澧县、安乡等地,这些都为划子咀的迅速发展具备了良好的条件。

清末民初,划子咀的商家逐日聚积,尤以经营棉花行业者甚多,萌生小集稚形。

1949年7月为县人民政府驻地,1995年为松滋市人民政府驻地。

1949年属第一区管辖。

1954年4月设县辖新江口镇。

1958年设郊区公社,1960年5月改为新江口人民公社。

1961年5月重置新江口镇。

1986年10月南海区木天乡、高坪乡划入新江口镇。

2005年3月张家畈和尖山两个村划属新江口街道。

社区、行政村地名命名属性:地形命名9个:青峰山社区、石板坡社区、玉岭村、木天河村、狮子咀村、望月村、张家畈村、尖山村、西流村;聚落性命名5个:谢家渡社区、林园村、杨家冲村、糖铺子村、柘树垸村;祈愿性命名4个:长安社区、和平社区、太平桥村、同兴桥村;神话及民间传说命名3个:德胜垸村、歇金台社区、杏花村社区;当代信息特征命名2个,蓝天社区、白云社区。

2019年11月撤销新江口镇,设立新江口街道。

乐乡街道于2019年11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将陈店镇的全心、李桥、天星观3个村民委员会,王家桥镇的麻水社区和杨树河、中水桥、联合、陶家冲、簸箕岩、桠权铺、八眼泉、高家榜8个村民委员会,以及原新江口镇的张家畈、尖山2个村民委员会,共1个社区、13个村民委会员划归乐乡街道办事处管辖,街道办事处驻麻水集镇。

2019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

2020年5月正式归建运行。

镇南的郧城为春秋时建,亦名楚城,乃楚昭王使郧公斗辛所筑,现淹没在小南海湖中。

清朝时,因地处竺园寺河畔,四面环水,形如磨盘,故始称磨盘洲。

咸丰后,连年水灾,遂移居剑峰之麓。

同治九年(1870),街市沦为汪洋。

嗣后.人们又在剑峰山下的坡地上重建街市。

民国二十ニ年,国民党县政府在此建县暑、修盗狱,作过25天县治。

民国十八年,为第七区驻地。

1949年至1958年9月,未设置建制机构。

1958年9月成立南海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变区,更名为南海区。

1975年撤南海区,分别成立南海公社,永合公社。

1980年12月,永合公社并人南海公社。

1984年南海公社改为南海区。

1987年10月撤区建镇,南海区更名为南海镇至今。

据历史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此人地已有人烟,并有零星棉花种植。

1825年测得洞庭湖为6000平方千米,八宝就在其上游顶端。

1870年清镇同治九年,老城黄家铺(今大口)溃堤,形成松滋河东西两支,勾划成如今八宝的轮廓。

1885年,人民为了生存,开始围筑小院。

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绅民唐协卿、庹祥庭等倡修三合院,把长寿漕以西小院连为一体。

1904年胡听轩、周厚本等倡修长寿坑,用了十年时间才将长寿漕以东13个小垸连修合并而成。

1919年甘兰庭、唐协卿、庹鼎臣、钟寿全、高幼龙等倡修八宝院,通力合作将三合垸、长寿垸合二为一,到1926年下南官合拢,才形成了现在的八宝垸。

1912年松滋划为9个乡,不久又分为10个乡,八宝时为泽国西乡。

1925年(民国十四年),松滋县行政区划改为十区140个保,八宝泽国西乡改为第十区(亦为第十乡)下设8个保。

此区划既是团防设置,又是行政区划。

此后,人们俗称“八保境”。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8日,松滋实行“新县制”废联保、设乡镇。

全县划为33个乡1个镇,663保。

八保设镇天、杨林湖、观禹三个乡52个保。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1月15日,全县并保裁乡,精简机构,改划为19乡一镇259保。

八保以长寿河为界,撤销原三个乡改为长寿乡、永安乡两个乡。

1949年7月22日全县建政划为5区下辖20个乡(镇),八保长寿乡隶属沙道观区,永安乡隶属新江口区管辖。

1950年12月,八保长寿、永安两乡合并为松滋县第二区,下设23个乡。

后改为大路口区、第二指导组、大路口指导组。

1958年2月为八保垸工作组。

1958年9月12日,八保在全县第一个成立人民公社,将八保的“保”字改为“宝”更名为八宝人民公社。

1961年5月为八宝区;1987年10月为八宝乡;1995年5月22日省民政厅批准八宝撤乡建镇,1995年12月18日八宝举行了隆重的撤乡建镇庆祝典礼,正式成为八宝镇至今,隶属松滋市(县)管辖。

涴市镇所辖区域1949年7月属沙道观区;1950年为第三区,1955年至1975年间涴市地区的行政区划数次更迭。

与沙道观分分合合。

至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成立涴市人民公社;1978年12月,恢复县辖沙道观镇,原隶属镇的一个农业大队仍划归镇领导,沙道观公社更名为涴市公社,社址涴市;1984年2月设区建乡为涴市区,辖五星、采穴、复兴场、大同4个乡和涴市、米积台2个镇;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后,成立涴市镇人民政府。

晋时,此处称上明,今河西一里的上明城,为荆州刺史桓冲所筑,又称桓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

“当时,长江主流在百里洲以南,江水东迳上明城北”(《水经注》),交通十分便利,具有“北枕大江,西接三峡”,“全重江南,轻戒江北”的战略地位(《晋书·桓冲传》),成为东晋、南北朝的军事、政治重镇之一。

晋太元二年至十三年(377—388),桓冲都督七州,拥兵七万,屯驻上明,曾北攻襄阳。

1949年7月区级机关所在地,设松滋区人民政府,辖原太平、上明、永丰3个乡,同年12月更名老城区;1950年12月改为第四区,原枝江县和平乡一部分(即江心、来洲、新华、芦洲、芦尾、金闸、碑亭)划入;1955年7月更名老城区,辖城东、城北、芦洲、澌洋、朱家埠、木马、大口7个乡和老城镇及原第十一区所辖陈店、丰岭、新联、马峪、观岳、语禅、团林、桃岭、同一、柏杨10个乡;1958年9月成立松北人民公社,辖丰坪、朱家埠、大口、澌洋、城东、集镇(老城)6个大队;1961年恢复老城区,辖城东、澌洋、燎原、大口、丰坪5个公社和老城镇;1970年合并为城东、燎原2个公社和老城镇,仍属老城区;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将城东、燎原合并称老城人民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为老城区,辖陈店、观岳、桃岭、朱家埠4个乡和老城镇;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后,成立老城镇人民政府至今。

民国十八年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五年设置太平乡,乡治陈家店,辖陈家店、车阳河、八眼泉、李桥、马峪河、沙碛坪,共18保。

1949年7月解放后,属旧松滋区,设为太平乡。

同年12月属四区。

1951年8月属第十一区。

1953年4月仍属第四区。

1958年9月成立南岳人民公社(设于观岳),辖陈店、李桥、观岳、艾河、木天、桃岭、柏杨7个大队;1961年恢复老城区,辖陈店、李桥、观岳、桃岭、柏杨5个公社;1970年合并为陈店、观岳、桃岭3个公社,仍属老城区;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成立陈店人民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陈店、观岳、桃岭3个乡属老城区;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后成立陈店乡人民政府。

1996年9月湖北省民政厅批准陈店乡改镇为陈店镇人民政府。

明初,镇东南修有七重庙,后因朽坏,改建为二重庙宇,故名崇福寺。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每逢山洪暴发,河水上涨,行人受阻。

河东王姓人家在此修一座木桥,得名王家桥。

清同治年间,松滋实行区都制,王家桥属第三区上四都。

民国十八年属第六区。

民国二十四年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县政府迁至王家桥之麻水坪张松桥家(今王家桥镇围岭村四组),县治达5年零1个月。

民国三十五年属朝阳乡,辖朝阳观、斯家场、王家桥、张家畈、北河,共十七保。

1949年7月解放,属西斋区。

同年12月划为五区,区公所设在王家桥。

1950年至1955年成立中共五区委员会,第五区人民政府,区址设于王家桥,其间1954年8月第五区人民政府改为第五区公所。

1956年9月中共王家桥区委员会与第七指导组合并为王家桥指导组,王家桥区公所,11月恢复中共王家桥区委员会,王家桥区公所。

1957年9月撤销王家桥区,建立花园人民公社。

1959年7月,花园人民公社改名为王家桥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撤销王家桥人民公社,恢复王家桥区公所。

1968年3月成立王家桥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0月恢复王家桥区委会,1975年11月撤销王家桥区,改为王家桥公社,同时划出所辖麻水、张家畈公社设立麻水公社,划出所辖斯家场公社与原街河市区、刘家场区一部设立斯家场公社。

1981年撤销王家桥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王家桥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2月王家桥公社与麻水公社合并为王家桥区。

1987年10月撤销王家桥区,分设王家桥镇和麻水乡。

2001年3月王家桥镇与麻水乡合并为王家桥镇至今。

相传很早以前,此地由刘、斯二姓经营栈房、茶馆、饭馆、杂货等店铺,人称“斯刘二场”。

后因刘姓衰败,斯姓生意兴隆,故改为斯家场。

三国时,蜀国名将关云长在此操练兵马,留“系马山”、“马鞍石”等多处古迹。

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斯家场有塘兵驻守(参见《松滋县志》同治本)。

清著名诗人谢元淮在诗中曰:“斯家场下水东流,一带平原景最幽。

路让车驮轻避重,进山先进土门头。”宣统年间(公元1909——1911年),县内地方驿在此设站。

县道、乡道四通八达。

民国十八年,属第六区,参政乡。

1949年属第五区。

1955年有6个乡。

1958年分属钢铁、花园两个公社。

1970年设立斯家场公社,属王家桥区。

1975年撤区并社,斯家场公社与刘家场区的双合公社合并为斯家场公社。

1984年改为斯家场区,辖黄岭、杨家溶、诰赐山、赶子幽4个乡。

1987年撤区并乡,原斯家场区的黄岭乡、杨家溶乡、赶子幽乡合并,设立县辖斯家场镇。

1949年属第六区。

1958年为杨林市、比箭、台山、紫松、三榨、凤凰、白马6个管理区,属洈水公社。

1961年为紫松、台山、凤凰3个公社,属杨林市区。

1975年冬撤区并社,3个公社合并为杨林市公社。

1984年设立杨林市区,辖紫松、台山、上陈、水府4乡和杨林市镇、纸厂河镇。

1987年12月撤区并乡,原杨林市区杨林市镇、紫松乡、台山乡合并为县辖杨林市镇。

纸厂河人文历史悠久。

相传舜帝治水南巡至此,在洈河上设义渡,留下虞氏古渡遗址,故称“虞氏渡”。

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道明先生)来纸厂河讲学,留下故址程子山。

南宋庆元六年(1200),赵伯先从江西丰城县迁此落藉,故称赵家山(亦称月亮山)。

南宋时,建有“虞渡寺”。

后来古渡旁兴起多家草纸厂,因而得名纸厂河。

清宣统三年(1911),属第八区纸林乡,辖纸厂河、杨林市、黑土垱、苏家坪、李家坪,共17保。

1930年属第三区。

1932年属第四区。

1935年属第三区。

1946年设紫云乡,辖纸厂河、黑土垱。

1975年,成立王家大湖公社,1984年3月,设立纸厂河镇。

1958年设松南公社,1975年改为街河市公社,1987年建镇。

西晋时(公元265年),因灵鹫寺香火兴旺,故得名“楚南名刹,”题有“西斋”匾额。

南宋时,已具集镇规模。

明朝时,街道用石板铺筑,分为三街四巷。

清道光、咸丰年间,商贾800余家,达到鼎盛。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回民在镇内建清真寺一座。

民国初,仍为松滋“南五场。

1949年为西斋区;1955年为第八区;1956年为第八指导组;1957年为西斋区;1958年为钢铁人民公社;1959年为西斋公社;1974年为西斋区;1975年为西帝公社,大岩咀公社;1984年为大岩咀区西赛镇;1987年为大岩咀乡西斋镇;1999年为洈水镇;2001年大岩咀乡与洈水镇合并为洈水镇;2004年洈水旅游开发区与洈水镇合并为洈水镇至今。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设置刘家场乡。

1925年改为区。

1929年设置峻极乡。

1949年解放,初为第九区机关驻地。

1952年设街政府。

1955年设区辖刘家场镇。

1966年设松滋县辖刘家场镇。

1987年撤区并乡,原斯家场区诰赐山乡并入刘家场镇。

2001年桃树乡、庆贺寺并入刘家场镇。

沙道观解放初期为沙道观区机关驻地,1950年为县辖镇。

1958年为沙道观管理区,属大同公社。

1959年复为县辖镇。

1961年恢复大同区,因沙道观镇改为县辖镇,区公所迁驻米积台。

1975年撤销大同区,成立涴市和沙道观两个公社;沙道观镇与沙道观公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76年,两社合并为沙道观公社,公社机关驻沙道观镇;1978年更名为涴市公社,公社机关迁驻涴市;沙道观镇仍与公社合署办公。

1979年社、镇分开,沙道观镇仍为县辖。

1984年设立米积台镇,属涴市区。

1987年撤区并乡,原涴市区的米积台镇、五星乡、大同乡合并为县辖米积台镇。

2001年3月,撤销米积台镇,并入沙道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