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随县洪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随县洪山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被服厂设于周家山。

1949年5月属洪山县长岗区(1951年8月至1955年9月为洪山县第五区)鲍集乡。

1955年9月属随县长岗区鲍集乡。

1956年3月属茅茨畈区鲍集乡。

1957年3月属洪山区鲍集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周家山村、鲍集村、桥塆冲村、魁峰山村当时分别为大洪山二大队、大洪山三大队、大洪山四大队、大洪山五大队,属洪山公社鲍集管理区。

1961年6月属洪山区鲍集公社。

1966年5月属洪山区大洪山公社。

1975年8月属洪山公社大洪山片(管理区)。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分别更名为周家山大队、鲍集大队、桥塆冲大队、魅峰山大队,属洪山公社。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周家山大队、鲍集大队、桥塆冲大队、魅峰山大队分别更名为周家山村、鲍集村、桥塆冲村、魁峰山村,属洪山镇鲍集乡。

2004年8月周家山村、鲍集村、桥塆冲村、魁峰山村合并为鲍集村,属洪山镇至今。

1949年由鲍集乡六、七、八三个大队合成王家台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大洪山六大队,属洪山公社。

1981年以境内自然村更名为王家台大队,属洪山镇。

1984年设区设乡、撤队改村,王家台大队更名为王台村,属洪山镇至今。

1949年10月属洪山县茅茨畈区石家乡。

1951年8月属洪山县第一区石家乡。

1955年9月属随县茅茨畈区石家乡。

1957年3月属洪山区朱集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洪山七大队、工农大队,属洪山(洪峰)公社朱集管理区。

1961年6月属洪山区朱集公社。

1966年5月属洪山区大洪山公社。

1975年8月属洪山公社大洪山管理区。

1981年地名普查时,洪山七大队、工农大队分别更名为店子河大队、熊家畈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店子河大队、熊家畈大队分别更名为店子河村、熊家畈村,属洪山区朱集乡。

1984年9月属洪山镇。

2004年两村合并为店子河村,属洪山镇至今。

1950年属洪山县茅茨畈区朱集乡。

1955年洪山县撤销,划归随县,属随县茅茨畈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红旗一大队,属大洪山公社。

1966年成立大洪山茶场,属大洪山公社。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红旗大队更名为黄集大队,属朱集管理区。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黄集大队更名为黄集村,属鲍集乡。

2000年大洪山茶场改制,成立为黄家畈村,属洪山镇。

2004年黄家畈村、黄集村两村合并为黄家畈村,属洪山镇管辖至今。

1949年10月属洪山县茅茨畈区朱集乡。

1951年8月属洪山县第一区朱集乡。

1955年9月属随县茅茨畈区朱集乡。

1957年3月属洪山区朱集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团结大队、友爱大队,属洪山(洪峰)朱集管理区。

1961年6月属洪山区朱集公社。

1966年5月属洪山区大洪山公社。

1975年属洪山公社大洪山管理区。

1984年属洪山镇。

解放初期属洪山县茅茨畈区朱集小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安全大队、联盟大队,属大洪山公社。

1981年地名普查时,安全大队、联盟大队分别更名为凉亭河大队、张家湾大队,属朱集管理区。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凉亭河大队、张家湾大队分别更名为凉亭河村、张家河村,属朱集管理区。

2004年凉亭河村和张家湾村合并为凉亭河村,属洪山镇至今。

1949年属桂花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星光大队、明星大队、富强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星光大队、明星大队、富强大队分别更名为桂花园大队、大浪山大队、八里棚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桂花园大队、大浪山大队、八里棚大队为桂花园村、大浪山村、八里棚村。

2004年10月桂花园村、大浪山村、八里棚村三村合并为桂花园村,属洪山镇管辖至今。

1949年5月成立碾盘小乡,属洪山县茅茨畈区。

1956年由上级定名为新华高级社、建国高级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新华高级社、建国高级社改为新华大队、建国大队。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新华大队、建国大队分别更名为白果畈大队、凉伞磨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白果畈大队、凉伞磨大队分别更名为白果畈村、凉伞磨村。

2004年白果畈村、凉伞磨村合并为现白果畈村,属洪山镇管辖至今。

1949年5月属洪山县茅茨畈区高家小乡。

1955年将高家乡分为高家、十家两个农业合作社,属宋家乡管辖。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将宋家乡分为前进大队、金华大队,属洪山公社。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前进大队、金华大队分别更名为火焰套大队、十家冲大队,属洪山公社。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火焰套大队、十家冲大队分别更名为火焰套村、十家冲村,属洪山镇。

2004年两村合并为火焰套村,属洪山镇至今。

1947年12月属洪山县茅茨畈区宋家乡。

1951年8月属洪山县第一区宋家乡。

1955年9月洪山县撤销,所属茅茨畈等地划归随县,原洪山第一区更名为茅茨畈区。

1957年3月更名为洪山区宋家乡,属洪山区宋家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金和大队、金明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金和大队、金明大队分别更名为鸡鸣寺大队、宋家冲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鸡鸣寺大队、宋家冲大队分别更名为鸡鸣寺村、宋家冲村。

2004年村组合并,鸡鸣寺村、宋家冲村合并为鸡鸣寺村,属洪山镇管辖至今。

1947年解放时是国民党涢水乡下辖的一个保。

1949年春成立刘家乡。

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将刘家乡分成为爱国、爱民两个高级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爱国大队、爱民大队。

1981年地名普查时,爱国大队、爱民大队分别更名为刘家棚大队、三神庙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刘家棚大队、三神庙大队分别更名为刘家棚村,三神庙村。

2004年刘家棚村、三神庙村两村合并称三神庙村,属洪山镇至今。

1947年洪山县爱国民主政府成立,属洪山县魁峰区。

1958年属洪山公社(洪峰)。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国庆大队、新建大队,属宋家公社。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国庆大队、新建大队分别更名为周家咀大队、楼子河大队,属宋家乡。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周家咀大队、楼子河大队分别更名为周家咀村、楼子河村,属宋家。

2004年楼子河村与周家咀村合并为周家咀村,属洪山镇管辖至今。

1949年10月属洪山县双河区黄龙乡。

1956年3月属茅茨畈区云林乡。

1957年3月属洪山区云林乡。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群合大队、鲜花大队,属英勇公社云林管理区。

1958年11月属洪山公社云林管理区。

1961年6月属洪山区云林公社。

1975年8月属洪山公社云林管理区。

1981年地名普查时,群合大队、鲜花大队分别更名为阎家湾大队、黄龙寺大队。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阎家湾大队、黄龙寺大队分别更名为阎家湾村和黄龙寺村,属洪山镇宋家乡。

2004年10月两村合并为黄龙寺村,属洪山镇至今。

1947年12月属洪山县茅茨畈区。

1951年8月属洪山县第一区(茅茨畈区)望湖乡。

1955年9月属随县茅茨畈区望湖乡。

1956年3月属茅茨畈区新阳乡。

1957年3月属洪山区新阳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和平大队,属洪山(洪峰)公社新阳管理区。

1961年6月属洪山区新阳公社。

1975年8月撤区并社,属庹家公社新阳管理区。

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和平大队更名为望湖山大队,仍属庹家公社新阳管理区。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望湖山大队更名为望河山村,属洪山镇新阳乡。

1987年属洪山镇管辖至今。

1949年10月属洪山县茅茨畈区太和乡。

1955年9月属随县茅茨畈区太和乡。

1956年3月属茅茨畈区新阳乡。

1957年3月属洪山区新阳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分别命名为建设大队、星火大队,属洪山(洪峰)公社新阳管理区。

1961年6月属洪山区新阳公社。

1975年属庹家公社新阳管理区。

1981年地名普查时,建设大队、星火大队分别更名为温泉大队、太和店大队,属庹家公社新阳管理区。

1984年设区建乡、撤队改村,温泉大队、太和店大队更名为温泉村、太和店村,属洪山区新阳乡。

2002年,太和店村和温泉村合并为温泉村,属洪山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