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潭埠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潭埠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84年成立潭埠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新开乡,1956年并入潭埠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新开大队,1961年分为枫林、七星、新开、火田4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新开大队。

1984年成立新开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陂田乡,1956年属潭埠乡。

1958年属潭埠公社,设三星、大屋、陂田3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陂田大队。

1984年成立陂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陂田乡。

1956年撤区并潭埠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陂田大队,1962年由陂田大队分出,成立山塘大队。

1984年成立山塘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濠田乡。

1958年属潭埠公社,设星溪、星光、星煌3个大队,1968年合并为濠田大队。

1984年成立濠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池溪乡,1956年撤区并入濠田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池溪大队。

1985年成立濠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布上乡,1956年撤区并入芳林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新符大队,1961年分为新符、杨坊2个大队,1964年并为新符大队,1961年改称天杨大队。

1984年成立天杨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芳林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芳林大队。

1985年成立芳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塅源乡,1956年并入芳林乡。

1958年属潭埠公社,设星源、河源2个大队,1959年调整为河源、上布、淡塘、杨塘4个大队(其中杨塘于1968年划入天扬大队),1968年由上布、河源、淡塘、星源4个大队合并为塅源大队。

1985年成立塅源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茵果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茵果大队,1961年分为干南、茵果两个大队,1966年合并为茵果大队。

1984年成立茵果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排江乡,1956年并入茵果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排江大队。

1984年成立排江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排江乡,1956年并入茵果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新田大队,1962年分为上冲、新田、柏土3个大队,1968年并为新田大队。

1985年成立新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茵果乡。

1958年成立潭埠公社昌集大队,1961年分为龙岩、昌集两个大队,1965年合并为昌集大队。

1984年成立昌集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中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潭埠区潭埠乡。

1958年成立潭埠人民公社潭埠大队,1962年分为潭埠、排山2个大队。

1968年并为潭埠大队。

1985年成立潭埠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