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汤阴县韩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汤阴县韩庄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苏氏家谱》记载:苏氏人家于明初奉诏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来,始居汤东漯河(今水塔河),四世移至汤阴城内,十三世(清乾隆年间)分支派来此定居,取名苏家庄。明、清代曾称杜家庄。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苏庄。遵照国务院1979年305号文件关于“一个县内生产大队名称不重名”的规定,为区别瓦岗公社苏庄大队,1981年8月28日,经安阳地区行署批准,改名为西苏庄大队,村名也改为西苏庄,沿用至今。
明初康姓人家奉诏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至安阳西南小港村,后复迁至此,因此地处于两岗之洼,遂起名康家凹村。明代称康家凹,清代称康家洼,1949年后简称康洼,沿用至今。
据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羑河在县北八里。水经注曰:羑水出汤阴西北四十里,流羑里城北,东入荡水,适村在河旁,故村名湵河。宋代称南湵河、北湵河,明代称羑河,清代记载湵河。新中国成立后称羑河,沿用至今。
据《资治通鉴》(卷85晋纪7)、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西晋惠帝永平年(291年),发生“八王之乱”。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反于邺,东海王越奉帝(司马衷)北征,战于荡阴(汤阴)。永兴元年(304)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成都王颖以兵犯帝,侍中嵇绍以身卫帝而殒命。故嵇绍殒命处三个自然村皆名“殒村”。因此村位东,曾叫过“东殒村”。后因村大人多,改称“大殒村”。宋代记载东员,明代称云村,清史记载又为东殒。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大云村,沿用至今。
据《张氏家谱》记载,此村村民系明初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时此处北有宋时张贾村,故冠方位名词称南张贾。明、清代称南张贾,沿用至今。
相明初娄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定居,因地处羑河之湾,故取名娄家湾。明、清代称娄家湾。新中国成立后,简称娄湾,沿用至今。
据古时此地有一尼姑庵,明初芦姓村民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遂取名庵上。明、清代称庵上,沿用至今。
据《资治通鉴》卷85晋纪7、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西晋惠帝永平年(291年),发生“八王之乱”。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反于邺,东海王越奉帝(司马衷)北征,战于荡阴(汤阴)。永安元年(304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成都王颖以兵犯帝,侍中嵇绍以身卫帝而殒命。血溅帝衣,左右欲浣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因而此处得名浣衣村。后人在路旁建嵇公祠,村民以为有光焉,故改村名为光村。宋、明、清代记载称光村。后因村大人多,称大光村,沿用至今。
据《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宋代称南部落、北部落;明清代称部落,沿用至今。
据明成祖朱棣继位后(1403),对其旧部老兵实行优抚政策,划分土地屯垦,使其安家,免交地税。这些居住点称“屯”。当时朝廷派宫官驻此地负责安置事宜,故称“宫官屯”。后以谐音演变为工官屯,沿用至今。
据元代时期,庞姓人家居此,适地处低洼,故取名庞家洼。村中庞龙、庞虎、庞占华兄妹三位义士,杀富济贫,闻名方圆百里。元末战乱,庞姓人家四散,李姓等村民从县东水塔河迁来定居,仍沿用原村名。明崇祯年间称庞家凹,清代记载称庞家凹,新中国成立后,称庞洼,沿用至今。
据《资治通鉴》卷85晋纪7、明《嘉靖彰德府志》(1523年版)记载:西晋惠帝永平年(291年),发生“八王之乱”。太平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反于邺,东海王越奉帝(司马衷)北征,战于荡阴(汤阴)。永兴元年(304)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成都王颖以兵犯帝,侍中嵇绍以身卫帝而殒命。血溅帝衣,左右欲浣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因而得名浣衣村。后人在路旁建嵇公祠,村民以为有光焉,故近邻两村在宋、明、清代皆称光村。因两村大小各异,故此村称为小光村,沿用至今。
据明初牛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因村旁露在地面上一块石头,形状似马,村人借吉祥意取名驸马营。明、清代称驸马营,沿用至今。
相元代时期吴姓人家居此,因地势低洼,取名“吴家洼”。元末战乱,吴姓世绝,因“吴”与“武”音似,改称武家洼。明、清代称武家凹。新中国成立后称武洼,沿用至今。
据此村《张氏家谱》记载,此村人家系明初奉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适此处北有宋代成名的北张贾,南有南张贾,故而取名中张贾,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