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王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王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中叶,村内张氏在花园中盖楼一座,名张楼。1982年改今称。
清乾隆末年,吴,林,郝三姓同住此村,为吴林郝村,后取谐音五里河。
清末,王姓自孙六迁此建村,名王大庄。1982年分为王大庄东,王大庄西2个村,此村居东,故名。
清乾隆二十年(1755),亓姓从山东迁此,故名。
明中叶,为山东曹州知府刘氏佃户庄,为刘官庄,清嘉庆五年(1800),杨姓由兰封到此,因族人出过状元,故易名杨官庄。
清崇德四年(1639),底氏族人为避胡之乱,从河北顺天府文安县迁此定居,取村名底庄。1998年底庄村民委员会分为底东、底西2村。因村居西,故名。
据归德府旧志载:葛岗在考城县(今北关南)二里,世传为葛洪炼丹处。又晋朝有一名大臣魏葛洪,因皇帝怕死,命葛洪上山炼长生不老药,他炼不成仙丹而死于山上,传说他成了神仙,后人把他住的庄为葛仙集,洪水过后,姓司的住到,因是姓葛的岗子,又名葛岗集。另古代村人葛洪一日在田间耕作,忽遇一路翁询问上天之路,葛戏指百年老柳,翁果去,葛亦随之升仙。
明成化十年(1474),柴姓住此开一油坊,得村名柴油坊。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赵姓从山东曹县迁此,二姓合力围村筑寨,改村名同心寨,后柴姓旺,易村名柴油坊寨,简为柴油坊。
村原为明代兵部司马杨博族人住处,称杨楼。明永乐十四年(1416),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后易今名。
清初,村曾建有庙,因距旧考城八里,人为八里庙,清末,赵姓自柴油坊迁此盖楼一座,因村小,取村名赵小楼。以村名命名。
明末,李自成攻打北京,后失利后退向南方,经过数日行军到此处,安营扎寨养老三军,休整数日后,分附火工司放火失色起营,火工司点失色后狼烟四起,李自成往后已看火烟四起,随起名烟墩村。另据《辞海》载,古代,边关为传递信息,每40华里设烽火台一座,点燃一种掺有狼粪的燃料以联络。为古烽火台处,为狼烟土墩,后简为为烟墩。
明万历年间,冯姓迁此,原曾用冯庄,后建楼一座,易现名冯楼村。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李姓自河北迁此,依交通优势,五天一小集,故名。
原名张楼,多张姓居住。明末,金氏携子逃难于此,在县城西南六里金楼村暂居,勤俭持家,男耕女织,后张姓把楼卖于金氏,时名未改,1982年因重名,冠以方位改今名。
《王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王氏奉旨由山西洪洞迁此,因村大,起名大王庄。1998年,大王庄村分设为东西两个村委会,东边的称王东。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