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万冢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万冢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相传万冢宋代建寨,名亲母寨。明洪武元年(1368),该地称三墩埠,因有三个土冢高出地面丈余,呈三角形排列。明洪武十四年(1381),江西大明人氏万孟雅在汝南(汝宁府)做知府,他的家人在此落户,且人丁兴旺。于是方圆数十里万姓人与其攀亲,很快万姓势力壮大,便招集族人商议,将三墩埠改为万家冢,后简称为万冢。
明洪武年间,此村名为小万寨。清末,汝南知府万孟雅(江西人)为派姓归宗住,其子—清末贡生万道同将村名改为万寨。
明洪武年间,汤姓迁此建村,因坐落于地势较高的土岭上,得名汤岭。
原叫两湖村。据闫氏家谱记载,明中期山西平阳府闫安不愿在朝为官,带其叔侄迁居两湖村。后闫氏人口增加,又几次迁居到该地,闫新建盖起楼房,取村名闫家楼。清光绪年间,闫学顺把闫家楼更名闫楼。
元代,闫氏迁此,取村名小闫庄。清朝期间,称闫庄。1939年,大地主闫子正(绰号闫大炮)修建寨墙,始称闫庄寨。1949年,改村名为闫寨。
汉末成村时该地大港上有三座小桥,取村名为三桥。
清末庄氏在此建庄,成村后建立祠堂,取村名为庄堂。
明洪武元年(1368),蔡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成村后以姓氏取其村名,故名为蔡庄。
明弘治年间,财主岳氏修建寺庙,成村后得名岳寺。明末,寺院毁于战火。清初,因郭氏老人重修寺院,改名为郭寺。
明朝中期,杨氏在此建庄,因村北有一小桥,故名杨桥。
明末,牛氏在此建庄,故名牛庄。
1950年张庄、刘庄合并后,各取村名一字“张”和“刘”,故名张刘。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