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相台志》载有象村。民国《续安阳县志卷十三》记载:“相村,在水冶西南,战国时蔺相如故里”,有碑可考,世传相如生于渐平岗村,后移至此村,故以相名,沿用至今。 |
村内《许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许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安阳县东西走向的一条丘陵土沟两旁,起名许家沟村。 |
此村位于水冶镇西,一个坡度较平缓的丘陵岗地上,故名“西岗”。据此村现存明弘治十年(1497)《重修雷音殿碑》记载:“夫彰德乃相台也,西五十余里西岗村,有一佛堂雷音之殿,元至正十四年(1354)成立”由石刻文字推想,金时此地就有人居住,元代中期形成村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安阳县志》载有西岗。乾隆三年《安阳县志》载有前西岗,后西岗”两村名,历民国,村名未变。 |
此村位于水冶镇西,一个坡度较平缓的丘陵岗地上,故名西岗。2015年,村民重修雷音殿时发现刻有“延祐”(元仁宗年号,1314-1350年)字样的残碑。此村现存明弘治十年《重修雷音殿碑》记载:“夫彰德乃相台也,西五十余里西岗村,有一佛堂雷音之殿,元至正十四年(1354)成立”由石刻文字推想,金时此地就有人居住,元代中期形成村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安阳县志》载有西岗。乾隆三年《安阳县志》分为前西岗,后西岗,历民国,村名未变。 |
据村南庙劵石碑记载,“殷之西三十里有村名曰河西村”,村东有洹水支流,常年有水,村庄西高东低,居民沿河而居,古时候村子分为南北两部分,以现在的村委会为界,村的南部分称为“南头”,村的北部分称为“北头”。村北村南分别有一棵五百年的古槐树,至今还有。县志记载,水冶、黄口成村较早,比较出名,以黄口村为中心,向西有土岗,现称为岗西村,岗西村过河有村庄叫河西村。 |
子针村分为东子针、西子针、南子针三个行政村,原来叫三家村。东子针称下街,西子针称上街,南子针称倪村。1945年深秋,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六万余人,在十万民兵的配合下发起了邯郸战役。此时,逃到安阳城的原日伪汉奸、国民党特务,乘机向安阳县解放区疯狂反扑,在三家村等十多个村庄策动了“红枪会”暴乱。时任一区区委书记的温子针,(山西省武乡县人)与西子针村武委会主任栗法银、民兵队长栗四的三位同志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在县委的领导下,以光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智慧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勇敢地领导原一区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殊死的斗争。1945年农历9月26日,当“红枪会”暴动时,三同志被以原日伪一区队长秦法全为首的会匪杀害,并被弃尸于煤井之中。十一月九日,中共安阳县委决定将三家村改名为子针村,以示纪念三烈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他们的英雄事迹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
相传很早以前,黄口有一座大山,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黄沟”,村里有一户人家,只有老两口和一个儿子,儿子长大后,娶了个媳妇名叫黄娘,婚后生了一子,全家人终年凭垦植几亩山地度日。一年冬季,家里断了烧柴,儿子上山砍柴,不幸坠崖身亡。二老极度悲痛,日夜思念儿子,病倒在床,儿媳很孝顺,终日端茶送饭煎药,侍奉双亲十分殷勤周到。她劝公爹公婆说:从古至今,人死不能再复活,思念他只能增加思想压力,还是保重您们的身体要紧。在儿媳的劝导和精心照料下,公爹公婆的身体逐渐康复。来年4月,小满过后,家已绝粮断炊,二老饿得昏厥于地。黄娘急忙跑到地主家借粮,但未能借到,眼看二老就要被饥饿夺去生命,愁的黄娘没法,忽然想起到自己麦地里捋燎麦救二老。黄娘到麦地后,用手掐了一下麦籽,不硬,小麦刚刚黄口,里面还是一股乳白水。黄娘便跪到麦地旁,边哭,一边诉说:“天呀!您行行好吧!快叫小麦熟吧,救活俺公爹公婆,我给您上猪头大供”。黄娘哭着哭着,也饿得昏过去了。黄娘哭诉时,土地爷从旁边走过,听到黄娘的哭诉,非常动心,便把黄娘哭燎麦救二老的事,禀报给玉皇大帝,玉皇爷听后也很受感动,便命天神刮东南干热风,快催这里小麦成熟。谁知东南风一吹,把黄娘也吹醒了。黄娘醒来,一看麦子黄子,麦籽也硬了,便急忙捋了一包麦穗回家,除掉麦芒,用小磨子磨了磨,做成麦糊,一羹匙、一羹匙住公爹公婆嘴里喂。在黄娘的精心照料下,二老被救活了。从此,黄娘哭燎麦的佳话被后人传颂至今,“黄沟”村也由此改为了“黄口”村。 |
最早岗西村叫碾子岗村,因村西五龙垴的沙石,是制做碾盘、石滚、石磨的上等好料而得名。战国后期,秦灭六国,蔺相如携眷迁隐碾子岗村,随改名为岗西村。全村地形东、西、南三面高起,呈太师椅风水状,三面之水向村中汇流,一条从西南至东北走向的石杠围村而过,故得名岗西村,一直沿用至今。 |
传很久以前,是安阳至山西的必经之路,所有客商从村中通过,村里的人家多以开饭店营生。一秀才在路过村庄是,登上西麻岗,向东眺望,地势渐平,所以取名“渐平岗”,后周边人误为“煎饼岗”,世传蔺相如生于渐平岗村。民国时期,焦作北也有个村庄叫渐平岗,当时政府发放救济粮,被焦作同名村庄领走。为了以后不发生同样的事情后改名为太平岗至今。 |
像堡垒一样坚固,不受侵犯。明嘉靖《彰德府志·卷三》记载,明代时安阳至林县的急递铺有“夏铺”。“夏”与“下”同音,“铺”与“堡”古代通用,故名。又说元入侵中原,滥杀无辜,当地人为了生存,就在高高的土岸隐蔽处掏窑洞(土堡),躲避或藏匿粮食物资。明代移民在此地居住,原住民见无事了,才逐渐下堡生活,故名下堡。清康熙、乾隆《安阳县志》均有前夏铺、后夏铺。明代时期叫东西梁村,后从山西迁来一批移民,改名下堡。 |
早年此村东头有座关帝庙,东至下堡,西至铺岭,各为五里,故称五里庙,村名。此村辖五里庙,道德沟二个自然村。民国二十二年(1933)《续安阳县志》载有五里庙。 |
此村位于一条大沟北岸,故称北庄。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有北庄。因属重名,经地区批准,改名为“路北庄”,因在安林路北边。 |
1933年《续安阳县志》载有李家店。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李姓弟兄三人在此开店,故名李家店。 |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安阳县志》载有王家窑。相很早以前有一姓王的在此开店,店房均为窑洞,故称王家窑。 |
此村位于南大岭北面、寨子山南面,两山脚下,故名阴阳村。后来村民认为村名不雅,二次更改村名,清乾隆三年(1738)《安阳县志》载有应洋,1933年《续安阳县志》变更为应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