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徐闻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

徐闻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

  徐城街道办为县政府所在地,总面积34.2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6.6平方公里,有耕地6520亩,行政辖龙尾、向阳、木棉树、南门塘、华建、大糖、附城7个居民社区和西门、北门、何宅寮3个村民委员会。街道办总人口33920人,其中农业人口10942人,非农业人口22978人。徐城街道城区现有的主要道路62条,小街小巷总长80公里。2001年至今投入1200万元进行136工程建设,改造主道人行道48000……[详细]
  历史沿革 南山镇,明清时期属太平乡;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属 徐一区;1957年12月,属附城乡,领高级社3个;1958年11月,属附城人民公社,领生产大 队23个;1979年从附城公社析出,设城南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城南区;1987年,撤区建 乡,改称城南乡;2003年10月五里乡并入城南乡,改称南山镇。地理位置 南山镇位于县城东南郊,东连龙塘镇,南与海安镇(海安试验……[详细]
  历史沿革 迈陈镇,形成于清康熙年间,原称蒙松,即多细雨之意。相传清顺年间, 有一商人陈兆明从福建莆田移居此地开商店,邻近村民也相继到陈家店经商,生意颇兴隆。 接着外地商人和附近农民也到这里集居,便逐渐形成集贸中心。以向陈家靠拢迈进之意,更名为迈陈圩。附近一村为陈姓世居,称迈陈村,(一说,壮语“迈”为村意,迈陈即 陈姓之村)。明、清时期,此地属仁政乡。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东场巡检司移驻迈陈圩……[详细]
   龙塘镇位于雷州半岛南麓,总人口53143人,耕地面积101049亩,镇政府所在地龙塘墟距徐闻县城、粤海铁路徐闻站约16公里,距海安港8公里、粤海铁路北港码头约25公里;东临南海,南濒琼州海峡与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隔海相望。该镇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达1989.8毫米;光温丰富,全年平均气温23.6℃左右,无霜期达360天,太阳辐射量达109~117千米/平方厘米,地……[详细]
  历史沿革曲界镇境,明清时期,隶属徐闻县积善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 931年)设立曲界镇,属徐闻县第二区(也称上东区),区公所在曲界圩;民国30年裁区并乡后 ,仍设曲界镇。建国后,1949年末改称仙曲乡;1950年5月起属第二区;1957年撤区后称曲 界乡;1958年10月成立曲界人民公社(也称卫星公社);1983年改为曲界区;1987年复称曲 界镇。曲界圩,形成于清初。集圩住户中,外地……[详细]
  历史沿革下桥圩形成于明正德年间,原称隆盛市(圩),后因址傍省道公路桥——下桥而改称下桥市(圩)。明清时期属积善乡。民国20年(1931年)为六区的板桥镇;民国29年属一区;民国30年10月,隶属青桥乡,称下桥保。1950年5月改设徐四区,领行政村5个;1957年12月31日,撤区后改称下桥乡,领高级农业社6个;1958年10月成立下桥镇人民公社(又东方红公社),辖生产大队18个;1983年改为下桥……[详细]
  锦和镇的锦上添花囊圩,原称新安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在此兴建“锦囊卫所”后易名为锦囊。明、清时期,此地录属徐闻县积善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锦囊镇,属县第二区;民国25年改称锦罗镇,民国34年,改称锦和乡。建国后,1950年5月起,属县第二区,为第12行政村,1953年8月属第六区,1954年8月六区区公所从外罗埠移驻锦囊圩,1957年撤区并乡后又设锦和乡,195……[详细]
  历史沿革城北乡,明清时期属太平乡。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属徐一区;民国25年(1936年),属徐一区的龙华镇;民国30年(1941年)属附城镇。建国后,1950年5月,属徐一区;1957年4月,属附城乡;1958年11月,属附城人民公社;1979年,撤区建乡改称城北乡。2002年9月,原大黄乡大黄、桃园、那练三个村委会并入城北乡。地理位置城北乡位于县城北郊,东接国营南华农场,……[详细]
  历史沿革 西连镇,形成于民国2年(1913年),初名新市(圩);民国初年改名西连,意示在县境最西端。明、清时期,此地属仁政乡。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20年设立西连乡 ,隶属徐闻县第五 区(也称西区);民国29年属第三区;民国30年裁区并乡后,仍设西连乡;民国37年与角尾乡 合并,称为西角乡。建国后,1949年底属迈西乡;1950年5月属第三区,称为第7行政村;19 53年改为西连乡;1957年撤区……[详细]
  历史沿革明清时,其地属徐闻县积善乡,为雷州府二十八都。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建立和安乡,隶徐闻县第二区。建国后,1950年5月属徐闻县第二区,为第15行政村。1953年8月,复称和安乡。1958年10月。属锦和人民公社(也称上游公社),称为和安大队,1961年4月。县调整公社规模,从锦和人民公社析置和安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和安区;1987年3月改称镇至今。和安圩建成于1935……[详细]
  历史沿革前山镇辖境于明清时属积善乡,清乾隆八年( 1743年)始建于前山圩。该圩靠近前山村,村处山丘前,故得名。民国20年(1931年)8月置前山镇;民国35年4月改称前山乡,建国初期仍称前山乡;1950年5月撤乡设区,属二区管辖;1957年复置前山乡;1958年划归曲界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前山人民公社,辖13个生产大队和1个居民大队;1983年10月,改设前山区,辖8乡1镇;1987年撤区复……[详细]
  历史沿革 新寮圩形成于清末。相传明前,今新寮镇辖地为荒岛,明初始有 福建省莆 田人漂泊到此岛上,以浅海捕捞为生,搭棚盖草寮定居,故称新寮岛。明、清时期,此地属 海康县延和乡。民国初年属调风乡。建国前夕至1955年前属海康县第三区;1956年2月划入 徐闻县第六区,称为新寮乡;1958年属锦和人民公社(也称上游公社),1959年5月从锦和 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新寮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新寮区;198……[详细]
  历史沿革海安历史悠久。原称博涨村,早在唐代就在杏磊建驿站,专供王朝官吏南巡驻足和传递文书。宋代的苏东坡、李纲,明代的汤显祖都留下踪迹。海安境内的博涨、杏磊两港历史上曾经是军事、交通、对外贸易的要港。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守海巡检司。此间因土贼麦伏来,张子三等据遂、徐判乱五年之久,明洪武间得以平息,从此沿海一带一派太平、安乐,后取“海疆安宁”之意而改名海安。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海安千户……[详细]
  历史沿革 此地形似一支角伸向大海,故称为角尾,而最南端称为沼尾角。明、清时期,此地隶属仁政乡。民国初年沿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角尾乡,属徐闻县第五区(也称西区),民国29年属第三区,民国30年裁区并乡后仍设角尾乡,民国37年与西连乡合并,称西角乡。建国后,1949年末属迈西乡,1950年5月起属徐以第三区,称为第七行政村,1953年改为角尾乡,1957年撤区并乡仍设角尾乡,1958年 ……[详细]
  历史沿革 下洋圩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初名新市,因傍依下洋村西边,后改名下洋圩 。 1945年5月,其集市从村西迁到村东(现址),仍沿原名下洋圩。清以前地属徐闻县积善乡。 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20年(1931年)设立下洋乡,属县第二区;民国25年称下洋镇;民国 30年10月,乡镇调整后,复设下洋镇,为县辖镇;民国37年改称下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后,1950年5月,隶属县第二区,为第9行政村;19……[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