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姚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姚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据《林县志》载,东汉建安年间(196)此地为烧窑场,姚氏夫妇在此看窑,后陆续有人迁此居住,逐渐成村。以姓氏取名“姚村”,沿用至今。
据明朝李氏墓碑记载,明正统八年(1443),李氏祖居此地,后郭姓、王姓相继迁来,因当时用水困难,只有村东湾底有一水井,故名“井湾”,沿用至今。
据“牛王庙”碑文记载,明朝时,即有此庙,因位于牛王庙西边,故名“西牛村”,沿用至今。
原名“南河”村,因位于洹河南岸而得名。
据明朝崔氏墓碑记载,崔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庄建在王氏坟墓前,故名“坟头村”,沿用至今。
据“牛王庙”碑文记载,明朝时,即有此庙,因位于牛王庙南边,故名“南牛村”,沿用至今。
据杨氏家谱记载,明朝有杨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杨家庄”,后因南部也有一村叫杨家庄,后改为“北杨家庄”,后简称“北杨”,沿用至今。
原名西荒村,因村庄建于姚村西北部的荒坡得名。村西苍龙洞明崇祯年间古碑有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郭七从山西省潞城县南陶村迁此立村,见周围长满荒草,又紧靠西山,定名“西荒村”。约清朝中期,族人图吉祥更名为“西丰村”,沿用至今。
据杨氏家谱记载,明建文年间(1340),杨氏从现在的定角村移来此地落户,后户数增多,以姓氏命为“杨家庄”村,后村庄规模扩大,按地理位置分为两个村庄,因此村在南,故名“南杨家庄村”,后简称“南杨村”,沿用至今。
据重修云峰寺碑记载,明时称“北牛良”,后因此名多而俗,且此村位于“蚁尖寨”底,于民国15年(1926),改为“寨底”,沿用至今。
据常氏家谱记载,明朝时期,常氏从山西常家池迁此建村,此地原名“何家村”,故沿用老地名仍叫“何家村”,因林州本地“家”与“街”谐音,后改为“河街村”,沿用至今。
据本村师氏家谱记载,明嘉靖年间(1368),师氏从山西洪洞迁来此地,因师氏祖居,故得名“师家村”,因林州本地“家”与“街”谐音,后改为“师街村”,沿用至今。
据传明朝时盛产陶器,故名“陶村”,后村庄规模扩大,按地理位置分成“上陶、下陶”两村,因在下,故名“下陶”,沿用至今。
据传明朝时盛产陶器,故名“陶村”,后村庄规模扩大,按地理位置分成“上陶、下陶”两村,因在上,故名“上陶”,沿用至今。
据原氏家谱记载,清朝末年原氏等几户相继从本镇“坟头村”迁来此地看坡,据西北有一苍龙庙取村名“苍龙庙坡”俗称西坡,解放后,在村北河上建桥一座,村名也改为“水河村”,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