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岱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岱岳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村民居住在大道两旁,与北大道对称,从清朝雍正年间岱岳建镇时即称为南大道村至今。
先进村在1947年山阴县解放初期,建有顺成巷、大东巷两个行政村,后划归到岱岳乡管辖。在合作化时顺成巷、大东巷两村合并与南大道、化家岭成立先锋高级社,在公社化时改称先锋管理区。1961年先锋管理区解散,与南大道化家岭两村分开,以顺成巷、大东巷为主组建先进生产大队,行政区划一直延续至今其先进名称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是“大跃进”时代产物,20世纪80年代更名为先进村。
化家岭是由于住户为杂姓,故命名化家岭。
该村因早年间种植用来染衣服的植物兰而得名。因村委员会驻兰园村,故名兰园村村民委员会。
清末以前,在岱岳镇一街一堡街镇格局的基础上,向北扩建居名点时形成,因地势为较高的土梁,周边易积水,俗称梁山,原为巷名。
据查,崇祯元年(1628),宋伟首任山阴县千户所千户,居住堡子巷。宋总兵是南方人,1629年-1644年出任山海关总兵时,在堡子巷西建总兵府花园,因年老后被吴三桂接替。后迁侨来于姓、杨姓的人居住,叫做花园巷,后改花园村。
该村因居民驻地外围有古代土堡墙得名。
据查,嘉靖五年闫氏家族祖先从曲沃县迁来,立村起名闫家巷。
据传明朝时有寺庙名为安祥寺,后因寺内和尚无恶不作,被官兵剿杀,烧了寺院。以后该村以寺为名“安祥寺”。
据传该村因姓氏得名,原名麻疃村,现有文物所元初石幢碑文记载。
明代洪洞大移民期间,贡生刘宴建刘家岭村,并居有解三严,李汝节两个家族。据说刘、解两家因地属矛盾日增,经县令王士嘉调解,刘家去怀仁建“刘宴庄”,解家在刘家岭东建“解庄”,而李家代刘家居住于此至今。
明末清初,解氏在此地占产立庄,故而得名解庄。
一说,该村原叫关家窑,后由关、李两家协商,定为七里沟;二说,据传该村因沟多,距离岱岳七里地,故名七里沟。
18世纪中后期有姓夏一族聚集此处,始祖夏盘龙修建土窑定居于此,故名夏家窑,后夏姓一族迁走,但村民从未更改。
据查,岱岳本来有山东泰山之意,当时叫凤凰村,因为在凤凰山下,后来几家山东人,为了纪念他们家乡,改名岱岳村。为避免与大要村同音,遂叫上岱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