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来往行人的歇脚点,开有饭店,有一东西向小山横亘于店南,名横山,取庄名横山店。明万历年间,有一道士路过,指着横山对村民说:“此山有玉,何不名为玉山”,遂改横山店为玉山。 |
明末,徐姓最初由蔡岗迁此,取名初徐。 |
元末,白姓始居,旁边是一片竹园。明洪武年间,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二姓不和,高姓去遂平城北邀来同族数人欲与白姓械斗,白姓以礼相待,二姓和好,来人留住月余,觉得此处不错,故由城北搬迁于此,数代后高姓人旺,白姓渐无,加之庄前竹园生长茂盛,故名高竹园。 |
明末,王姓始居,分建前、后王庄,此庄位北称后王庄,受庄北“牛寺”(1958年拆)所压,后王庄人商议,为治服“牛寺”,取牛怕“长癀”(牛、马等家畜的炭疽病)之意,改名为后癀庄,后渐演变为后黄庄。 |
明代中期建庄,庄中建有火龙庙,庄以庙名。 |
明代初期,胡、贾二姓始居,取名胡贾庄。 |
明末,康姓始居,取名康庄。 |
明代中期,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庄较小,故名。 |
明末,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于坡地上,取名坡李。 |
清乾隆年间,苏姓从玉山迁此,取名苏庄。 |
明末,吴姓从和兴吴阁村迁此,庄小,取名小吴庄。后王姓迁到小吴庄旁,建小王庄。清道光年间,张姓又迁此建小张庄。庄北紧靠北石羊河,为防石羊河水患,吴姓联合王姓、张姓在庄西北修一个“厂”形护堤,似寨墙,取名吴寨。后三庄合称吴寨。 |
明末,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庄小,取名小吴庄。 |
明末,柴姓由柴洼(今阳丰老柴洼)分支于此,庄较大,取名大柴庄,当地人亦称柴庄。 |
明代初期,悦姓始居,故名。 |